明史观后感(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史观后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明史观后感(全文完整)

 

 《明史》 读后感

  中华古籍经典按照经、 史、 子、 集分四类。

 我对中国历史情有独钟, 而其余三类几乎没有太多涉猎, 仅在十余年前读过《周易》。

 当时, 由《周易》 而至南宋邵节康《梅花易数》,最后至当今易学大师西安邵伟华《周易预测学》、《四柱预测学》。

 孔子读《易》, 纬篇三绝。可是, 我却误入了周易预测学的迷宫, 知其大学, 未敢深窥, 悄然早退。

 然而, 中国历史, 却让我从一开始就喜欢上。

 记得还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 自己每天从早饭钱和零花钱中省吃俭用, 在高二的时候,就花 58 元买了中华书局的竖排繁体字版全套《资治通鉴》(20 册)。

 当时, 我母亲还向我要发票, 说把这套书退到她们单位图书室, 让后一本一本地交替借出来给我读。

 当时, 我严正地跟母亲说,《资治通鉴》 是我要读一辈子的书, 不准她这么做。

 由此,《资治通鉴》 成为我书柜中第一套史书。

 逐渐至今, 又先后买了《史记》、《汉书》、《周书》、《宋书》、《南史》、《旧唐书》、《宋史》、《金史》、《明史》、《清史稿》(刚买不久》。

 按照顺序, 刚刚读完《明史》。

  我是在 2006 年 10 月 9 日开始读《明史》。

 我的读史习惯是每天必读 2 页, 除非看到非常精彩的时刻, 一般每天也不多看, 以保持持久的兴趣。

 我读史, 也不是遍读:

 本纪部分, 由于是皇帝更替, 基本是编年记述, 因此这部分是通读;

 志部分, 一般只看看地理志、 职官志和兵志, 其余像天文志、 五行志、 历志、 礼志、 乐志、 舆服志、 选举志、 食货志、 河渠志、 刑法志、 艺文志, 由于这些太专业化, 我又没有兴趣, 因此基本不看。

 表部分, 基本是一个时间表, 因此, 也是迅速跳过。

 列传部分, 这是最精彩的, 往往把人物和事件讲述得比较详细, 这也是我次重点看的篇章, 特别是彪炳史册的人物列传, 如陈友谅、 张士诚、 徐达、 常遇春、 李文忠、 沐英、 刘基、宋濂、 蓝玉、 方孝孺、 解缙、 于谦、 李东阳、 胡宗宪、 俞大酋、 戚继光、 徐阶、 高拱、 张居正、 海瑞、 顾宪成、 李成梁、 杨嗣昌、 袁崇焕、 史可法、 郑和、 魏忠贤、 胡惟庸、 严嵩、 李自成、 张献忠等等等等, 看得最细致认真。

 读完《明史》 后, 让我感叹和遗憾的地方比清末更加多。

 首先, 明朝开创性地建立了内阁首辅制, 国家的日常性事务由内阁处理。

 嘉靖、 万历两朝皇帝甚至可以常年深居内宫, 不理朝政, 国家机器照常运转。

 这可以说,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很好尝试。

 其次, 明朝制度化地建立了对内阁政府的常设检察机构。

 虽然说锦衣卫、 东厂、 西厂滥杀无辜, 但是, 从另一个方面, 也的确对当时的贪官污吏起到了很好的震慑和监督作用。

 只是, 这样的特务机构所作所为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有些过头。

 第三, 明朝中晚期, 作坊式经济出现, 甚至逐渐成为国库收入的重要依赖对象。

 这样的情况, 大大地超出了以前朝代对农业收入的依赖。

 第四, 明朝末年, 已经意识到火炮在战争中超乎寻常威力。

 只是, 由于当时认识不充分,使得居然拥有先进火炮的热兵器部队, 被冷兵器的清朝骑兵给打败。

 第五, 明朝人体现出汉人清晰的个性和气节。

 如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永乐皇帝)

 居然把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

 给推翻, 当了皇帝; 明英宗被蒙古人抓住了, 明朝居然不接受要挟,另立新帝, 继续抵抗;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北京面临李自成和皇太极的两面夹击, 明知抵抗不了, 也不迁都南京, 或是暂时逃亡回避一下, 而宁愿自尽煤山。

 第六, 明朝末年的流寇张献忠为患四川, 《明史》 记载:

 献忠性狡谀, 嗜杀, 一日不杀人, 则悒悒不乐。

 川中自遭献忠乱, 列城内杂树成拱, 狗食人肉若猛兽虎豹, 吃人死则弃去,不尽食也。

 民逃深山中, 草衣木食久, 遍体皆生毛。

 如果明朝还能多存在 100 年, 则中国有可能在世界文明史上再一次领先, 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推荐访问:明史观后感 明史 观后感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