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业园区规划方案13篇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寄语管理制度闭幕词开学我课件表扬信了民主生活会歇后语普通话考试病假;急转弯白居易千字文政治表现的民主生活会王维请示感言简章了普通话考试组织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13篇,供大家参考。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13篇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

寄语管理制度闭幕词开学我课件表扬信了民主生活会歇后语普通话考试病假;急转弯白居易千字文政治表现的民主生活会王维请示感言简章了普通话考试组织生活会的建党贺信白居易教学模式记叙文了习题报道稿。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2

梁山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陕西网南郑分网 │ 发稿:2012-06-29 09:27:57 │ 编辑:南郑管理员 │ 作者:南郑管

理员 │ 点击:

402 核心提示:梁山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梁山工业园区地处汉江西南岸的梁山镇境内,东与汉中市隔江相望,南与大河坎镇相连,西北同勉县相邻,距西汉高速公路汉中入口3公里,汉宁公路、石梁公路和在建的宝巴高速、西成高铁穿境而过。园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灰岩(储量1.5亿吨)、耐火粘土、页岩矿(储量4531万吨),耐火沙、高岭土等。

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2008年1月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南郑县梁山工业园区,责成园区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牵头,县计划局、经贸局等11个部门和梁山镇政府参加,做好园区规划建设的实施工作。同年12月,《南郑县梁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后正式实施。为加快园区建设,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工业的副县长任主任,国土、城建、财

政、计划、经贸、非公等部门和梁山镇党政主要领导为副主任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2009年3月,园区经省发改、国土、建设、财政、环保、中小企业局联审,报经省政府批准,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

2010年11月,县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梁山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通过园区制定的《梁山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管理办法》,同时投入2000万元注册成立梁山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加快了园区开发建设的步伐。

园区控制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分为建材产业园、新型建材园、文化旅游观光园和生活保障园四个组团。因后两个组团被纳入汉中滨江新区规划,实际可利用土地约2平方公里。2008年,园区报批土地1438亩(其中工业用地996亩,基础设施用地442亩),二轮土地规划修编调整土地规划500余亩。近五年来,园区累计筹资9000余万元,对园区主干道石梁公路进行了改造,建设了南星路、建梁路、梁州路、南峰路等园区内部道路,道路建设总里程3.1公里,并投资470余万元对园区环保进行了综合整治。在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注重用诚心、耐心、细心打动客户、留住客户。2011年,成功签约了汉中中材混凝土、双汉钢结构、新乐建材有限公司、增辉建材有限公司、和成新型水工建材有限

公司等11家企业落户园区建设项目,合同引资总额达4.5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79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9亿元,新增税收5000万元。其中,中梁建材60万吨水泥粉磨站于2011年11月建成试产,新乐建材仿古页岩建材、中材混凝土公司年产100万方混凝土项目2012年4月建成投产,双汉钢结构、华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建材,突出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加工、电子产品。通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入园企业达到42家,初步形成了以汉中胶东水泥有限公司、南郑县中梁建材有限公司、汉中托普制药有限公司、南郑县鑫源建材有限公司、南郑县梁山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汉中中材混凝土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亿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根据汉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园区今后将继续秉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理念,不断完善园区路网、给排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把企业准入条件,以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企业落户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末,新引进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10家),园区企业总量达到50家以上,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

亿元、税收达到9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使其成为南郑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品牌工程。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3

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根据《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彬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该规划是指导我县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彬县于2008年开始建设工业园区,通过近两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规划面积173.58公顷,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开工,全长4.5公里的创业大道已基本完工,园区已入驻企业6户。东区为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2×200MW煤矸石电厂、秦能公司发电厂、12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西区为陕西中达公司投资兴建的官牌工业广场、煤炭机械厂、残煤汽化发电厂。东西两区分别预留出420亩和150亩发展预留空地。园区建设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园区内年工业产值将达到70亿元以上。新民塬煤化工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园区规划面积1728公顷,人口为10万人,由陕西中国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负责规划设计工作。园区正在建设的项目有180万吨/年甲醇、30万吨改性甲醇汽柴油、500万吨/年文家坡煤矿。城西煤炭工业园区和景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

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托彬县当地资源优势,贯彻“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基本方针,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试验区,产业发展的开发区,城市建设的新城区。着力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产业层次,壮大经济总量,培植支柱财源,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基本原则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总体思路,加快工业园发展步伐,必

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传统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新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发展趋势,突出产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带动全局的支柱产业。

――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发展壮大煤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

――坚持产业关联、协调发展。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延伸产业链条,搞好精 1

深加工,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促进相互协作,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产业的互动互促。

3、发展目标

工业园区的建设要突出循环经济这一特色,发展趋势为链条式的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走出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逐步形成园区小循环、区

域再循环、全县大循环的路子。

一是加快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2009年建成创业大道工程,2015年入园企业户数达到15户,开发建设面积达到173.58公顷,累计引进资金42亿元,总产值达到70亿元,营业

收入达到68亿元,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应缴税金3.2亿元,安排就业7886人。

二是全面启动建设新民煤化工工业园区,2010年建成园区总规划的40%,2012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15年入园企业户数达到10户,开发建设面积达到1728 公顷,累计引进资金72亿元,总产值达到16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56亿元,实现增加值58亿元,应缴税金7.18

亿元,安排就业13200人。

三是尽快启动煤炭工业园区建设。2010年完成总体规划,2015年全面建成。2015年入园企业达到10户以上,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36.46公顷,累计引进资金37亿元,原煤产量达到 15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8.8亿元,实现增加值21.6亿元,应缴税金2.7

亿元,安排就业 5900人。

四是尽快启动景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2010年完成总体规划,2015年全面建成,入园企业达到12户以上,开发建设面积达到13公顷,累计引进资金19亿元,总产值达到4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9.6亿元,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应缴税金0.51亿元,安排就业3600

人。

五是到2015年,四大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2151.04公顷,入园企业达到47户,总产值达到330亿元,年销售收入322.4亿元,应缴税金13.5亿元,安排城乡劳动力就业30586人。

三、发展重点

在稳步发展煤炭采掘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煤化工、电力、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构筑主导产业集群化、经济结构合理性、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园区新型工业化格局。

1、实现煤炭生产新突破。做大做强煤矿产业,加大现有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力争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做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数和原煤产量,同时加大这些煤矿的环保设施建设,使煤矿的各项环保指标达标。加快文家坡煤矿、小庄煤矿、雅店煤矿等重点煤炭企业的开发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力争园区内的煤炭企业2015年原煤产量

达到3300万吨。

2、实现煤化工产业新突破。加快发展现代煤炭化工业,以效益为中心,高起点、大规模、新机制开发煤炭资源,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高附加值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开展多种经营,把我县煤化工工业园区建设成煤化工产业群和

研发中心,真正成为陕西乃至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

3、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新突破。循环经济是目前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开发建设煤炭采掘、煤矸石发电、残煤汽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煤炭机械等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充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力争赶“十二五”末,将彬县循环经济工

业园区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点,全县经济发展的高新区。

4、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新突破。充分依托和利用我县丰富优质小麦、玉米、苹果、梨、柿子、大晋枣、核桃、食用菌、大棚果蔬和生猪、肉牛、肉兔、绵羊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在扩建通达果汁、秦郎酒业、龙凤酒业、润杨农业、咸阳斯味特饮品有限公司、咸阳吕彬肉食品公司、科旺食品、宏海肉兔加工等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外,通过扶持境内能人创业和招商引资,再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0户入园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景村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区的总产值达到40亿元,增加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四、区域布局

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全县四大工业园区按以下布局发展:

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彬县泾河以北,距县城约2.5公里,东至朱家湾村红石咀,西至官牌村梁石咀,南至福银高速公路,北至红石咀与梁石咀之间山峦外沿。主要发展煤炭、电力、建材等相互关联的循环经济,是全省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十二五”末建成全市乃至

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彬县新民塬煤化工工业园区:位于新民镇和小章镇之间,距县城约25公里。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主要发展煤炭深加工和再利用,“十二五”末建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城西煤炭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以西,东至刘家湾,西至大佛寺煤矿,南至城关镇虎神沟村,北至泾河北岸。加强煤炭企业的技改力度,提高企业开采能力。“十二五”末建成全省

乃至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景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 位于城关镇鸣玉池村和新堡子景村之间。主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轻工业,重点建设果品精细加工、肉类加工、酿酒、饮品、食品、面粉加工

等农产品加工业,赶“十二五”末建成规模化、精细化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五、发展措施

(一)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导向

1、科学制订产业规划。按照“找准比较优势,规划产业方向,对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园区产业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把产业规划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起

来。

2、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园区工业项目的引进必须贯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高创汇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入园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坚决不搞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项目、“黄、赌、毒”项目,杜绝国家明令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园,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一般项目原则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要在1000万元以上,园区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必须达到每亩50万元以上,力争到2015年底入园企业达26家。同时,强化土地集约化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进园项目的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园区容积率最低达到0.5。建筑系数不低于30%,园区绿化控制在总面积的20%以内。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和资源节约利用项目,争创

环保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

3、完善基础设施。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以道路、水电、通讯为主的公共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以集中供气、仓储货运、“三废”综合利用为内容的配套设施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要与提高集约化水平相衔接,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

展相衔接,通过优化布局,完善配套,联建共享,提高综合利用率。

(二)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创新园区管理机制。以服务企业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建立精干高效、勤政务实的园区管委会,由县政府授予园区内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和企业管理服务等职能,努力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除国家和省规定的收费

外实行零规费,符合规定的收费原则上由管委会统一代收代缴。

2、创新园区运作模式。园区开发建设应由经济实体开发运作,承担经济责任和收益。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国家资本、社会资本、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经济实体来我县参股或单独经营工业园区开发项

目。积极探索与沿海有实力的工业园区进行对接和联手开发的途径。

3、创新园区服务内容。要树立工业园区是当地经济发展“特区”的理念,特事特办,优质服务,提高效率。要在完善基础性、行政性服务的同时,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强行要求企业接受指定服务,从中牟利,不得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职能变相转为有偿服务,不得将咨询、检测等自愿性服务变为强制性收费服务。要保

持园区企业投诉渠道畅通。

4、创新园区招商方式。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以大招商、以优招商。加强招商引资的战略研究,密切关注大公司和大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动态,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和互动。对园区重大引资项目要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重点督查,确保项目如期进资、开工和竣工投产。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民安商转变。要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在重视低能耗、环保的前提下,以技术含量高并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项目作为招商重点,推

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进一步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1、着力壮大支柱产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骨干产品为龙头,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园区支柱产业群。力争到2015年,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22.4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的95 %。

2、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以培育高成长性企业为目的,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努力使园区产生“产业锁定”效应,增强“投资磁场”效应,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关联度,推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

1、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对外资企业经营期十年以上的工业企业按其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小,从企业发展基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其标准为:前二年按县实收企业所得税的地方所得30%给予扶持,后三年按实收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的15%给予扶持。

2、推行重奖激励政策。对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给予特殊扶持:凡技改投资(不含土地)达500-1000万元在一年内建成并竣工投产的企业或项目,按实际技改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技改投资1000-2000万元,且在一年内建成并竣工投产的企业或项目,按实际技改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技改投资达2000万元以上且在两年内竣工投产的企业或项目,按实际技改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凡获得国家级著名商标产品的企业,财政予以奖励10万元,获得国家级著名商标产品的企业,财政予以奖励20万元;凡自营出口创汇1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按每出

口1美元奖励0.1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3、提高土地运作水平。园区建设征地必须按规定审批并办理手续,征地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并落实到位。土地出让价格、优惠政策的程度和期限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要与园区良性循环发展的周期相衔接,使土地出让价格、政策优惠和工业园区近期自我发展相适应。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对超时限圈而不建的,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防止以套取优惠政策为目的的土地重复转移和建设项目、企业的简单搬迁。园区的建设项目应当实行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建多层和高层厂房,充分发挥土地集

约利用效益。

4、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引进机制、评聘机制、流动机制。依托创业培训基地、彬县职教中心等就业培训机构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鼓励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园区创业。对符合职称评定条件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人事部门要会同园区主管部门给予职称评定;对技术工人,劳动部门要会

同园区主管部门给予职业技能鉴定。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各企业依据本规划精神,结合国家有关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确定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各园区以本规划为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本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落实规划

中提出的各项工作,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1、加快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园区建设的规划要以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建

设大规模、高档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建设要满足20年以上的发展需要。园区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为目标,形成互促共进的局面。

2、加快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步到位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八通一平”和绿化美化任务,采取统筹安排、统一负责、齐抓共建的办法,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

3、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创税能力强的项目入园。在项目的选择上做到“四优先、四不要”,即:高新技术项目优先、支柱产业项目优先、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优先,低消耗高新项目优先;高污染、高危行业项目坚决不要,重复建设项目坚决不要,科技含量低的项目坚决不要,投资没有达到标准规模的项目不要。以大企业的入园发展,带动一批关联的“专、优、特、精”中小企业进驻园区。

4、保障入园企业供地。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整合园区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建筑项目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标准,积极推进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

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园区建设突出产业体系壮大和非公企业剧增两个重点,依靠能源、果蔬、畜草、生态四大资源优势,形成以煤炭及其相关的能源工业,以缸瓦、空心砖、墙地砖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以粮油、果熟、饲料加工或保鲜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企业化管理形成的种植、养殖、果林、生态为主的绿色农业企业,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医疗为主的社会服务等五大产业体系,实现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在政策、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六大服务上的新突破,掀起新的园区建设发展热潮。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外向型发展,快速增长总量,迅速提升质量,全力保证2010年冲刺陕西十强县,实现县

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0一0年五月十五日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4

语法疫情答案公文:试卷励志故事提案礼仪常识我弟子规师恩范本报告了弟子规离职报告座右铭措施生涯规划:自我批评主持词员工申请,普通话祝福语。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5

按照《新区总体规划》、《现代工业新城总体规划》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府发〔〕27号),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以区县和园区为责任主体编制重点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6

责任书教案好段了期中诗经生涯规划的讲话新闻报道:整改措施人生哲理励志故事主持词规定我责任书朗诵公司简介喜报了考试公益广告管理条例。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7

人生哲理教材的开幕词物业管理了检讨书营销策划广播稿,王维答辩状措施摘抄感谢信:员工手册表扬信语录入团申请:评语合同班会,开幕词范本竞聘稿件的表扬信代表发言简讯诗歌评课稿的决心书礼仪的履职签名标书规定。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8

梁山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陕西网南郑分网 │ 发稿:2012-06-29 09:27:57 │ 编辑:南郑管理员 │ 作者:南郑管

理员 │ 点击:

402 核心提示:梁山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梁山工业园区地处汉江西南岸的梁山镇境内,东与汉中市隔江相望,南与大河坎镇相连,西北同勉县相邻,距西汉高速公路汉中入口3公里,汉宁公路、石梁公路和在建的宝巴高速、西成高铁穿境而过。园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灰岩(储量1.5亿吨)、耐火粘土、页岩矿(储量4531万吨),耐火沙、高岭土等。

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2008年1月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南郑县梁山工业园区,责成园区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牵头,县计划局、经贸局等11个部门和梁山镇政府参加,做好园区规划建设的实施工作。同年12月,《南郑县梁山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后正式实施。为加快园区建设,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工业的副县长任主任,国土、城建、财

政、计划、经贸、非公等部门和梁山镇党政主要领导为副主任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2009年3月,园区经省发改、国土、建设、财政、环保、中小企业局联审,报经省政府批准,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

2010年11月,县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梁山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通过园区制定的《梁山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管理办法》,同时投入2000万元注册成立梁山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加快了园区开发建设的步伐。

园区控制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分为建材产业园、新型建材园、文化旅游观光园和生活保障园四个组团。因后两个组团被纳入汉中滨江新区规划,实际可利用土地约2平方公里。2008年,园区报批土地1438亩(其中工业用地996亩,基础设施用地442亩),二轮土地规划修编调整土地规划500余亩。近五年来,园区累计筹资9000余万元,对园区主干道石梁公路进行了改造,建设了南星路、建梁路、梁州路、南峰路等园区内部道路,道路建设总里程3.1公里,并投资470余万元对园区环保进行了综合整治。在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注重用诚心、耐心、细心打动客户、留住客户。2011年,成功签约了汉中中材混凝土、双汉钢结构、新乐建材有限公司、增辉建材有限公司、和成新型水工建材有限

公司等11家企业落户园区建设项目,合同引资总额达4.5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79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9亿元,新增税收5000万元。其中,中梁建材60万吨水泥粉磨站于2011年11月建成试产,新乐建材仿古页岩建材、中材混凝土公司年产100万方混凝土项目2012年4月建成投产,双汉钢结构、华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建材,突出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加工、电子产品。通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入园企业达到42家,初步形成了以汉中胶东水泥有限公司、南郑县中梁建材有限公司、汉中托普制药有限公司、南郑县鑫源建材有限公司、南郑县梁山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汉中中材混凝土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群。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亿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根据汉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园区今后将继续秉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理念,不断完善园区路网、给排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把企业准入条件,以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企业落户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末,新引进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10家),园区企业总量达到50家以上,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

亿元、税收达到9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使其成为南郑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品牌工程。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9

(一)概述

某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他略)

(二)园区现状分析

1、园区基本概况:某某植物园所在地是某某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某某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2、位置及范围:某某植物园位于某某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2)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水:某某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某某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3)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内含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2、交通条件

公路:某某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某某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某某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某某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3、区位条件

某某植物园距离某某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某某建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某某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市场条件

某某总人口万,以某某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在湖南省境内辐射人口3400万,相当于

一个中等省区的人口规模。随着周末及假日经济的构成,本地及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1、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向休闲度假市场过渡;

2、由旅行社为主导的市场向散客自主旅游过渡;

3、由走马观花的消费方式向深度体验消费过渡;

4、由城市休闲市场向近郊和景区休闲度假;

5、由城市商务会议向景区休闲商务会议过渡。

中国经济日益重视扩大内需的用心作用,将旅游作为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拟定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某某植物园的建设,融入现代旅游概念,正好贴合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市场定位

整体以国内市场为主体,辅助拓展港澳台和日韩市场以及文化观光的国际客源市场(过境游客)。

其中,国内市场近期以某某、长株潭等本地及周边市场为主,中远期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以及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三)某某市旅游市场分析

1、某某市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且旅游消费水准低,实施产品升级迫在眉捷。

2、南岳旅游精品线路的幅射作用不可忽视,推进旅游消费链延伸,市场开发潜力颇大;

3、充分发挥某某城区中心城市的游客聚散作用,务必提升产品新卖点,增强旅游吸引力。据此,本项目规划与实施,对打造某某(雁城)城市名片,进一步提升其独具特色文化品位,将发挥不可估量的效应。

三、规划设计理念

1、建立生态型园林景观,打造城市生态绿核

2、强调人性化设计,让植物园真正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天地

3、用现代景观元素,表现城市深厚的大雁文化内涵

4、将不同性质的园林元素,整合为植物园的整体景观

5、体现山与水的灵动、内与外的交融

6、引入都市旅游概念,项目设计充分思考经济效益

四、规划定位与目标

(一)规划定位

以生态和健康为依托,以大雁文化为主线,以地域植物生态景观为特色,立足于某某植物园独特的自然生态格局,用个性化、国际化的理念,把旅游的六大要素与大雁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为面向市内外旅游市场,集观赏、游乐、休闲、教育、科研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概念植物园。

(二)发展目标

1、为市民和游客带给一个科普环保教育、生态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场所。

2、某某市城郊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

3、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省内外知名的现代生态植物园,

4、透过植物园的发展,提升某某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

五、整体规划构想

(一)规划主线

大雁文化

主线阐释:以大雁文化为底蕴的现代生态植物园为主线。

主线内涵:

回归之雁,落叶归根雁归某某,落叶归根

(二)名称设计

某某植物世界

“某某植物园”→“某某植物世界”。出于市场营销的需要,把项目从(游览者眼中)传统的“植物园”印象中摆脱出来,构建新的园区形象。新的名称更具有神秘性,更显大气,更显现代韵味。

(三)整体布局

“一环两块、四区十六园”

1、一环:

即:园内车行道构成的一条环线。

2、两块:

即:综合游览科普板块(近期规划板块),生态公益林区板块(远期规划板块)。根据建设时序安排及统筹管理的需要,划分两大功能板块,这是以“城市绿肺”概念为特色划分的城市两大绿色板块:

综合游览科普板块(近期规划板块):由植物展览区及科普旅游区等构成,是市民与旅游者的休闲游憩和植物科普教育区域。

生态公益林区板块(远期规划板块):由科研试验区及原生植物保育区构成,是生态恢复与科研科普的生态基地。

3、四区:

根据植物园不同的特色和功能,按照旅游概念将近期规划板块打造四个功能区:综合管理区――红色:为游客带给旅游服务,兼具园区行政管理;

植物展览区――绿色: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科研实验区――黄色:植物园科研试验管理中心;

娱乐休闲区――蓝色:大型休闲、娱乐设施区域。

4、十六园

因地制宜,在植物展览区中设计布局十六个专类主题园:百竹园、草本花卉园、藤本植物区、药用植物园、温室展览区、中华孑遗植物园、亚热带丘陵植物区、彩叶植物园、盆景园、水生植物园、芳香植物园、百果园、裸子植物区、新品植物展示区、异域植物展示区、引种驯化区。

(四)景观结构

基于某某植物园特色,提出“山、林、花、园”的景观要素,突出园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林环境,悠久而独特的历史与地域文化底蕴。建构“两雁齐飞,绿带相随,点带结合”的景观总体结构,将绿色引入城市。

六、功能分区与项目规划

(一)综合管理区

主色调:红色

规划思路:为游客带给旅游服务,兼具园区行政管理

规划项目:入口广场、名人文化园、植物博物馆(含游客接待中心)、大雁绿雕。(二)植物展览区

主色调:绿色

规划思路: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规划项目:草本花卉园、藤本植物区、药用植物园、温室展览区、中华孑遗植物园、亚热带丘陵植物区、彩叶植物园、盆景园、水生植物园、芳香植物园、百果园、松涛园、裸子植物区。

(三)科研实验区

主色调:黄色

规划思路:植物园科研试验管理中心,规划既有科研中心、科普培训中心、植物及林产品展览馆、种子标本库、科技服务仓库等建筑设施,又有生产温室、温控苗床、露地苗圃等科研实验基地,还有引种驯化基地。

规划项目:科研中心、新品植物展示区、异域植物展示区、引种驯化区。

(四)娱乐休闲区

主色调:蓝色

规划思路:大型休闲、娱乐设施区域;

规划项目:北入口广场、绿雕迷、儿童乐园、百竹园。

七、专项规划

(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具体按照游览交通要求,在满足道路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划分出以下三级道路:主干道4-7米,支路3-4米,小路l-2米。对于支路和小路多进行一些装饰性的铺装,铺装材料和铺砌方式则多种多样。

(二)专项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规划除应满足道路与排水的纵坡的要求外,还应结合周边用地的场地标高一齐思考,使其衔接合理,避免超多填挖土方。

(三)水系规划

规划区域内各景源透过宽阔的水面、流动的水系和一系列的滨水景观构成的景观节点及景观轴线来组织,透过广场空间、小品场地、草坪绿地、湖泊及其岸线等不同视觉冲击的空间组合构成各种不同的景观。

(四)管线综合设计

1、给水管规划

2、排水管规划

3、电力电讯规划

八、形象策划与营销

(一)形象策划

1、园区主题

鸣雁某某缤纷植物世界(大观园)

取“鸣雁直木”成语,意指此园均为“良材”;点出某某地名,意指某某植物良好生长之地;缤纷植物世界则为园区创造一种神秘感及完美的想象空间,以此作为主题内涵。绿色生态理念将使某某更具“国家园林城市”的内涵,对旅游者、常住者、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利于提升某某市城市竞争力。

2、形象策划

健康和生态

活力与激情

园区拥有较优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在“鸣雁某某缤纷植物世界”的主题之下,赋予了人们健康生活,永久充满活力的形象感受。朝着湖南最大的植物生态群落基地和科普休闲营地方向发展,园区将成为某某市的地标景区之一。

3、形象感受体验

一处充满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植物世界”。

完全跳出城市生活节奏,远离都市的喧哗、繁华与拥挤,独享平静;

充分感受到悠闲,秀丽和愉悦。

让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空间,

一个绿色周末,原始感受,艺术熏陶,给您一个全新休闲品位。

4、特色与内涵

特色

城在生态中畅想

家在自然中呼吸

内涵独特的文化韵味

自然的生活空间

生态的人居环境

时尚的都市风貌

(二)品牌塑造

山林、植物、快乐、生态交织而成的梦幻植物王国。

满溢的城市绿色空间;

精典的植物生态群落;

特色的大雁文化内涵;

和谐的自然生态家园。

释义:

1、山林:城市中的山林和公园为城市带给了充盈的绿色空间。

2、植物:探索缤纷植物世界的某某植物园成为城市的亮点。

3、快乐:多类型的参与体验,将快乐在城市与游览者之间传递。

4、生态:绿色萦绕之中的人居环境体现了生态自然的居住体验。

(三)营销策略

主要透过以下方式进行营销:

1、人员促销

2、公共关系

3、互联

4、媒体广告

(四)节事活动策划

(1)春节举行大型花卉展;

(2)情人节

(3)儿童节

(4)植树节

(5)国庆黄金周

(6)植物园嘉年华

九、主要经济指标及建筑设计

(一)主要经济指标

(二)建筑分类与布局

(三)重点建筑设计

十、绿地系统及植物配置设计

(一)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土地性质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规划景观布局和相应的隔离功能,将通道式防护、通道遮荫、通道观赏、健身休息等功能融会贯通到大的绿地生态背景中去,取得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功能上的高效性。

(二)各分区植物配置设计

1、综合管理区:

2、植物展览区:

3、科研实验区

4、娱乐休闲区

十一、规划实施及生态保护推荐

(一)四季林相设计推荐

(二)分期建设实施推荐

1、近期规划

2、中远期规划

(三)生态保护规划推荐

1、依法保护原则

2、适度开发利用原则

3、实行分级保护原则

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优先原则

5、注重综合环境保护原则

6、游人数量控制原则

十二、大雁文化分析与整合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是斜坡球体论,文化是拉力。园区要突破传统植物园的发展模式,注入旅游文化,将某某地域文化传说进行整合,并与植物园结合,构成植物园的特色文化内涵。整合一个文化传说与游园导游词结合起来,增加游客游览体验度。

规划中的某某植物园以生态植物为景观依托,以大雁文化为基本内涵,以现代旅游为主要功能,在旅游中注入文化,这样植物园才更有生命力。

(二)大雁文化与城市发展

大雁是一种候鸟,春天到北方繁殖,冬天到南方过冬。大雁在迁徙过程中,要么排成“V”型,要么排成“一”字型。由此,构成一种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大雁文化。大雁文化的核心,就是团结奋进、共谋发展。

某某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称“雁城”。某某因“雁”而得名,大雁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与内涵,但是某某却一向没有集中展示大雁文化、体现城市灵魂与内涵的地方。某某植物园以大雁文化为主线,正好弥补城市发展中急需填补的缺陷。

(三)大雁文化整合思路

城市战略――某某市,犹如大雁振翅,蓄势初发,扶摇直上。

城市发展――某某人,犹如大雁阵群,团结奋进,共谋发展。

城市旅游――植物园,犹如大雁歇憩,满目苍翠,流连忘返。

(四)大雁文化故事整合

大雁的故事: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梦见大雁――长发美女――神农耕作――某某富饶。

十三、投资估算

园区投资主要包括游览项目及服务设施、道路交通、配套工程、绿化工程、项目其他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用等六个部分,以上预算是在项目规划的基础上所带给的参考投资预算框架,并不是指规划及施工设计方面较为详细的投资估算,且不包含土地征用、居民拆迁及安置等费用。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0

工业园区规划

工业园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提供各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的规模化生产,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于是,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态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废物的产量。1990年,Frosch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会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则,人类将受益无穷”。现代工业园区及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及企业形象展示,这既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展对工业园区的必然要求。

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各类工业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地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从策划到规划,从设计到宣传,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体贴地为业主着想,为其创造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铸造园区规划

铸造园区战略定位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园 园区发展目标

建设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金属加工及装备制造 产业园 园区发展理念 主业协同

充分利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协同发展。产业集聚

一大型主导产业项目为核心,拓展其上下游产业,形成具有集群效应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区域联动

通过协作和互补等方式,促进产业园区与产业基地有效联动,实现双方互惠互赢。资源共享

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开用开放式布局,促进与产业基地和本园区共享,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和利用最大化。生态优先

坚持可持续发展,实施滚动开发,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循环性生态工业园区。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指的是对节能环保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作为“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一,《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节能环保园区规划主要包括:

(1)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2)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而目前规划的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以来,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普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发展的领域包括: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工程技术

7.核应用技术

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9.环境保护新技术

10.现代农业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2010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日臻成熟,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创新体系和整体功能齐备,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强劲,拥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基本完成创新建设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实施高新区、产业带和密集区的发展战略,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业园区将脱颖而出,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将蓬勃发展,4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将初显轮廓,基本实现高新区点、线、面的纵深战略发展,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将占到我国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的20%以上,为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新能源汽车园区规划

新能源汽车是以电、氢、二甲醚等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来源,采用先进的动力控制技术、驱动技术和新型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也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以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为主干,新能源车用发动机、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车用附件(电转向、电空调、电制动等)关键部件为支撑,高强度轻质车用材料、电池专用材料等为配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为延伸,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相互配合、彼此促进的新兴产业。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国际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以节能减排为重要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逐步形成以能源、机电新技术为支撑,多种新能源为动力,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部件、专用储能材料及相关服务等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呈现快速突破、竞相发展的态势。

汽车产业是产业化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汽车生产是各种原材料消耗的综合性集成!除金属外其中包括使用大量的化学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玻璃及油漆等!同时产生包括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烟尘、粉尘、废水以及漆渣和钢渣等固体废弃物在内的多种废弃和有害物质。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点行业。世纪汽车产业能否保持其支柱产业和新技术带头产业的地位!关键在于其社会接受性。

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发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建立汽车产业与环境的友好生态关系!实现汽车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共生是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产业园区与汽车产业生态化

生态产业园区是依据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系统科学思想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其运行模式依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进行,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使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统一和协调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产业园区的概念尚无统一定论,但已经取得共识的是园区的概念并不限于地理上毗邻的地区,它可以包括附近的居住区或者离得很远的企业。尽管到目前为止生态产业园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尚不成熟,但作为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向更具有可操作性实践层面的主要践行者。生态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更成为谋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途径。

园区规划开发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园区的规划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结合,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产业项目及用地布局。

(2)集约利用与产业聚集的原则.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一系列相关生产和服务,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产业链和特色产业。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园区的开发建设发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原则,成熟一片、开发一片,逐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先行配套建设。(4)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园区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采取以园招商、以项目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组建园区开发管委会,园区开发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三位一体园区管理机制,对园区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降低入园成本。

园区开发模式

国内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我国各地区在进行产业园区开发时,借鉴了欧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建设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实力等现实条件,形成了多种符合我国国情、促进本地区发展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这些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类:

企业主导模式:不改变原行政管理体制,委托企业进行园区开发管理,如上海漕河泾、闵行和虹桥开发区。这一开发模式适用于功能定位比较单一的小规模开发,但难于适应跨行政区划的综合开发要求。

政府主导模式:管委会兼具管理者与开发商的双重功能,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如上海青浦工业园区、上海宝山工业园区。这一开发模式具备集中统一、权威性高、规划性强、办事效率高的特点,在开发初期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但也有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活力不够的缺点,容易导致机构膨胀,政企不分。

政企混合模式:管委会只负责行政管理事务,园区开发由独立的开发公司承担,如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开发由中新合资开发公司承担。这一开发模式既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同时也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权责明确,有利于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实施综合性、大规模成片开发,总体效果好。但在政企关系协调上要求较高。

对比三类开发模式的优劣势,结合地区的经济实力、政治制度环境、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体系,以及集聚区的特点和开发要求,选择建立高效灵活、贴近市场的开发体制。

具体步骤为:

在当地市政府领导下,由市政府部分领导成员组成产业园区领导小组,负责园区的纲领性、政策性工作。

在园区领导小组下,成立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制定园区整体规划、落实开发政策、组建各部门、招商引资和日常管理等。在集聚区领导小组之外,成立由关键政府部门领导、核心行业专家、关键驻商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与集聚区领导小组共同对园区管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建议。

园区管委会下设管理办公室、园区开发公司,引进现场办公政府部门,组建民事办公室。

管理办公室主要实现内部管理功能,包括规划、财务、内部人力资源、网络建设、公共关系、上传下达等。

园区开发公司在早期负责园区的一级土地开发与招商工作,通过成功招商引资后,与引进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发不同区域,共同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部分区域的房地产开发。

政府性开发公司下设招商办,在园区发展早期主要负责开发公司的合作招商,在园区发展中后期负责产业招商。

现场办公部门,指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立项手续所涉及到的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运营中所涉及到其他政府部门,将这些部门统一引进驻入园区特定办公场所,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办公。

民事办公室则负责基本民事功能,以及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培育。

现代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规划,指的是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更偏重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更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物流园区规划的要素主要包括:

(1)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背景(如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发展规划等);

(2)所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如资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场需求等);

(3)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选址论证;

(5)定位分析;

(6)功能设计;

(7)布局规划;

(8)交通规划;

(9)信息系统规划;

(10)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11)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物流园区规划现状

《2006年以来中国物流园区专项调查报告》分析: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对园区建成后为谁服务、怎么服务、市场规模、潜在服务对象等类似问题,园区的规划者们大多回答不明晰。很多物流园区只是提出要建成某某区域最大、辐射最强、带动新最高等等模糊和不具有操作性的目标,结果带来极大的盲目性。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耀球说,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把物流园区作城市向现代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规划,但却对本地的经济、市场、产业布局没有深入研究。现代物流是市场高度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升级后自然形成的,但许多地方并不具备这种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虽然政府规划有热情,但就是没有企业愿意参加,即使勉强被拉了去,企业也只能是负债经营,无法开展业务。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一鸣指出,在既有的物流发展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规划缺乏宏观高度,缺乏综合性,布局不够合理等,当前物流园区的规划主体首先就有局限,基础设施规划由某个部门或行业牵头完成,往往造成物流基础设施带有明显的行业和部门色彩,缺乏一定区域物流设施整体角度的考虑。其次,缺乏全局的考虑。

物流园区规划类型

1、按内容性质分,有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和专业物流园区规划。

2、按管辖范围分,有全国发展物流园区规划、区域物流园区规划、企事业单位物流园区规划。

3、按时间分,有远景物流园区规划和短期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规划的功能定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物流园区的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规划思路

物流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除物流中心平面分区及功能规划外,还应从如下几个层次进行设计:

1. 作业层次:如储运作业的整合与标准化(托盘、储运箱与容器共同化)、配送运输作业整合(车辆共同化)、作业信息输入整合(条码化)、采购作业与订单信息传递(EDI、EOS)等。

2. 作业管理层次:如库存管理、存货管理(MRP、ABC分级)、营销信息反馈(POS)与分析、出货订单排程、拣货工作指派等作业的规划管理。

3. 决策支援层次:如配派车系统、配送区域规划、物流成本分析与计费定价策略等。

4. 经营管理层次:策略联盟、联合采购、共同配送等业者间的资源整合。可由产业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或不同行业间的整合方向进行。

方法措施

1、物流市场和竞争策略研究

(1)分析中国物流行业概况(政策、资本、运作、购并)。

(2)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所在地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可能占有的容量,及其各细分市场的容量和成长率。

(3)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经营网络、所在地及相关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物流客户群状况

(4)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有效的物流半径内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和潜力。

(5)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客户能力、运作成本及对进驻企业的整合价值

(6)结合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优势和物流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并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未来可能的业务目标

(7)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潜在的商业风险:业务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资源风险,及其相应对策

2、战略分析

(1)分析和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工程完工后的战略和竞争实力(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价值贡献和运作能力

3、体系设计

(1)运输体系规划

(2)物流系统的衔接与配合(3)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整合(4)进驻企业与物流中心的合作竞争

(5)信息系统规划

东莞或将再增一“国字号”。11月25日,2011中国(东莞)生态发展论坛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等1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东莞,共同探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工业园建设”,共谋东莞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的污水汇集区、垃圾填埋区和泄洪区,现在已经是清渠环绕、湖色怡人、白鹭回归、绿道蜿蜒。东莞生态园的蜕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正是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树立成功典范,推介先进经验,把脉未来发展,东莞生态产业园协同中国环境科学院等国家级专业机构,邀请数名工程院院士、国内顶级科研机构主力专家汇聚生态产业园,高调举办了“2011中国(东莞)生态发展论坛”。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更是未来发展趋势。参与的专家也发出感叹,“东莞生态园的实践将代表珠三角未来发展的方向。”论坛上,专家们纷纷呼吁,东莞生态园应该申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对此,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东莞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莫淦泉称,明年东莞生态产业园将启动申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高调举办生态发展论坛

11月25日上午,2011中国(东莞)生态发展论坛正式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杨志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等数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东莞,共探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

据悉,本次论坛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东莞生态产业园管委会承办。论坛围绕“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工业园建设”主题,共同探讨生态治理与园区建设的问题,共谋东莞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坛上,东莞市副市长严小康首先致辞,他说本次论坛汇集了国内著名的环保、水利、城市规划等专家、学者及精英,可谓智库云集。举办论坛目的是进行生态治理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探索,为社会各界交流生态治理经验、探索环保新道路搭建良好的平台,意义重大、机会难得。

随后,王浩、杨志峰、朱荣远、乔琦等专家学者先后做了专题报告。“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首先以《城市河流运营之道》为题做报告,他通过列举国内外的河流成功治理案例(比如英国泰晤士河、韩国首尔清溪川、上海苏州河等),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和阐述,为东莞生态产业园的河流治理方面提供经验和借鉴。

“如果我们说松山湖园区是以山水格局的环境特色取胜,虎门港园区是组合港城经济要素为目的,那么生态园的发展计划是以环境水生态治理为先,走内涵型、新型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并进为要旨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则表示,东莞生态产业园并不是单纯地解决水环境的问题,也不是新添一个经济发展单元,是东莞推动统筹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示范。

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乔琦则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角度进行阐述,她说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专家建议申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面向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东莞发展的永恒主题。”论坛上,东莞市副市长严小康说,东莞生态产业园区作为东莞市委、市政府修复生态、整治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示范区,是东莞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要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将东莞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环保生态产业园区,为我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起示范”。

未来,东莞生态产业园该如何走呢?申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对此,乔琦认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工业集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则说,东莞生态产业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它从一个原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地方,蜕变成现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更让人们的观念从原来强调GDP转变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东莞生态产业园将水处理与景观相结合,以治水为先的理念很不错,完全有条件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对此,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东莞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莫淦泉表示,东莞生态产业园正在准备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申报的工作,并专门到一些已经申报的园区进行了参观学习,本次论坛也是申报工作提供一个平台,邀请专家为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把脉,“明年我们将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申报工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有60个园区开展创建,15个园区通过验收。其中,广东省共有2个园区开展创建,广州开发区已经于近期通过验收。如果东莞生态产业园开展创建并成功通过验收,将成为东莞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重点引进“大、优、高”项目

2006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作出整合东部快速路沿线六镇汇合处土地,实施集约开发,建设东莞生态园的重大决策。历经5年,东莞生态园完成了质的蜕变,实现了华丽转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修复初见成效,招商引资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已经有3家企业同意入园,涉及金额达40多亿元。

未来,东莞生态产业园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呢?未来5年,将是园区的全面发展关键时期。对此,莫淦泉表示,将紧紧围绕东莞市“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给力转型升级,给力幸福东莞建设。

莫淦泉还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水系治理的力度,治水和生态修复目标全面实现。同时,加快推动生态园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完善园区核心水系湿地、湖区的水生态系统的构建,提高内部水体的自净能力,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逐渐初步完善。未来5年,园区将在现有基础进一步加强园区道路桥梁、环境改善工程、旅游设施配套、企业服务配套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东莞中北部建成一座“城水相融、岛城相映、水绿相依”的生态新城。

“未来,我们将重点引进‘大、优、高’项目。”针对园区的招商问题,莫淦泉说将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重点引进“大、优、高”的投资项目,“大”是项目的规模大,投资的强度大、辐射带动性大,“优”是发展潜力好、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是引进在产业链的上端,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优质企业。同时,还将进一步调整产业规划,确定园区核心产业,并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产业链接。

华丽蜕变

这里曾是“东莞最大的涝区、污水汇集区、垃圾堆积区”,一个跨越了6个镇的边缘地带,是一个污染严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是诸侯割据发展及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遗留症状的典型写照。

面对环境品质的“低洼地”,美好的蓝图如何描绘?

2006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生态产业园。经过近5年的科学规划和生态系统建设,蜕变正在不断进行,犹如“凤凰涅槃”一般。现在,园区已成为一个以湿地为特色、景观优美和生态良好的现代产业园区,成为快速发展地区水生态系统重构的成功典范。

现在,昔日污水变清渠、白鹭回归、湖色怡人、绿道蜿蜒„„东莞生态产业园的变化惊艳无比。省委书记汪洋也由衷赞道:“建设生态园、东莞有眼光。”东莞生态产业园的实践,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

“太神奇了!”11月24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等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生态东莞生态产业园,专家们了解到生态产业园从过去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的地方,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园区的变化让他们惊诧不已。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告诉记者,东莞生态产业园给人印象深刻,体现了一个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过去东莞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生态园通过采取9项措施,让整个地方变成了“绿屏、绿廊、绿景”,还营造了大量的亲水景观,代表了未来珠三角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东莞生态产业园将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由生态重构走向生态发展,引进生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打造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发展的示范引领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许多地方正在华丽蜕变,一个个奇迹即将诞生。

专家建言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初到东莞生态产业园,眼前的景观让我十分惊讶,这里前后变化真是巨大。另外,园区无论是生态理念还是技术水平都具有超前性和前沿性。

东莞生态产业园做到了一般城市不能做好的事情,在3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进行这么大手笔的规划建设,它的理念和规划必然引领生态建设的旗帜。未来,我觉得园区应该继续抓好周边镇街的污水排放,协调周边镇街的产业发展。同时,结合周边镇街的产业链,积极做好自身的产业规划。

杨志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东莞生态产业园是跨越6个镇的边缘地带,不是第7个镇,生态园是站在东莞市的高度,作为一个示范区来推动转型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项目行动计划。生态园的出现,给东部快速干线沿线六镇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3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真正的用地不到一半,而产业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这些产业用地甚至都不足以支撑园区的发展。生态园的产业,就是弥补周边镇街的需要,应该定位在研发、高科技等高端产业上。

如果我们说松山湖园区是以山水格局的环境特色取胜,虎门港园区是组合港城经济要素为目的,那么生态园的发展计划是以环境水生态治理为先,走内涵型、新型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并进为要旨的。

不过,生态园并不是单纯地解决水环境的问题,也不是新添一个经济发展单元,而是东莞北部统筹发展的新示范。东莞生态园湿地不是一个保护型自然湿地公园,而是一个具有参与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功能型绿色生态系统,是人工建设但趋近于自然湿地景观状态的环境。因此,生态产业园要发展,就必须破“界”,破心界和眼界,破有碍于生态环境的系统完整的行政界,破经济要素不流通之“界”,破土地综合价值差异之“界”,破产业不成链之“界”。

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我是东莞的粉丝,我见证和目睹了东莞生态园的成长,我对东莞也很有感情。以前,大家总以为东莞不缺水,没有后患之忧,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我们应该全面理解水环境,不仅是水的深度处理上,还有整个水环境。

国内很多生态园区,但都是以GDP为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1

员工手册请柬贺信形容词入团申请,职责教案自我评价喜报:决心书散文柳永诗歌,细则状物:感恩信陶渊明好句周记随笔,名词活动策划欢迎词简报我检讨书有感加油稿职称好段,合同加油稿思想品德。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2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工业园区位于漯河

一、【规划背景】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工业园的广场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道路详规说明

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但为了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红线”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

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坊”,两者呈现互参状态。

园区街道与小品布局设计

社区道路设计,除了按功能、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

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道路小区布局:

(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形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

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质

燕山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东方红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设计

将燕山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东方红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燕山路的设计。

(三)绿化设计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东方红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道路节点说明

此节点位于燕山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

1)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作。

2)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

4)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

一、形式

道路可以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

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据资料显示,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就其长远来看,应该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通过。)

2、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约75°的角。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可以应用的。

二、宽度

燕山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了宽50米,10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这条道作为主道。其他路设计成30米,6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作为辅助道路。以宽度的区别尽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干路来。因此,贯穿节点的道路南北宽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宽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视觉比较开阔,但是形状不规则,所以布景上颇费心思。

很显然,工业园的主题是经济。那么,怎样将布景和工业园的主题联系起来那查阅的关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实,广告的影响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实,入口的布景就如同为工业园作广告一样。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就是运用布景来影响投资人的心理决策。一般抉择人要有长远的经济目光,所做的决定也是也是大气的。因此,我认为景观不宜建得丰富复杂,应该简洁明了,雅致大气。另为,在这样的条件充分,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人们也喜欢看大气的景观。毕竟,这不是广场,其作用是广场无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从北向南看左边高于右边。所以,在左边人行道内立一个标牌以平衡两边的地势。标牌用有机玻璃制造,上面写上标语“相信选择”,突出了工业园的主题,同时,也不影响后面的景观。

另外,此景观设计采用了直径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层环行道,其圆心为交叉口的中心,路宽为4米。同时,配有两组大型喷泉作为景观节点,使各条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环行道路同时分担了中心节点的人流。这种设计同环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设计结合起来,完全到达了其艺术效果和功用。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而细致的景观设计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10米的圆形绿化区,中心放置一个抽象的金属雕塑,给人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二)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

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 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 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 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 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 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 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 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 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 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 “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 “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 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 “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工业园的广场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3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工业园区位于漯河

一、【规划背景】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工业园的广场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道路详规说明

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但为了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红线”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

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坊”,两者呈现互参状态。

园区街道与小品布局设计

社区道路设计,除了按功能、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

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道路小区布局:

(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形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

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质

燕山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东方红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设计

将燕山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东方红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燕山路的设计。

(三)绿化设计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东方红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道路节点说明

此节点位于燕山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

1)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作。

2)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

4)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

一、形式

道路可以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

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据资料显示,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就其长远来看,应该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通过。)

2、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约75°的角。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可以应用的。

二、宽度

燕山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了宽50米,10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这条道作为主道。其他路设计成30米,6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作为辅助道路。以宽度的区别尽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干路来。因此,贯穿节点的道路南北宽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宽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视觉比较开阔,但是形状不规则,所以布景上颇费心思。

很显然,工业园的主题是经济。那么,怎样将布景和工业园的主题联系起来那查阅的关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实,广告的影响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实,入口的布景就如同为工业园作广告一样。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就是运用布景来影响投资人的心理决策。一般抉择人要有长远的经济目光,所做的决定也是也是大气的。因此,我认为景观不宜建得丰富复杂,应该简洁明了,雅致大气。另为,在这样的条件充分,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人们也喜欢看大气的景观。毕竟,这不是广场,其作用是广场无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从北向南看左边高于右边。所以,在左边人行道内立一个标牌以平衡两边的地势。标牌用有机玻璃制造,上面写上标语“相信选择”,突出了工业园的主题,同时,也不影响后面的景观。

另外,此景观设计采用了直径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层环行道,其圆心为交叉口的中心,路宽为4米。同时,配有两组大型喷泉作为景观节点,使各条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环行道路同时分担了中心节点的人流。这种设计同环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设计结合起来,完全到达了其艺术效果和功用。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而细致的景观设计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10米的圆形绿化区,中心放置一个抽象的金属雕塑,给人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二)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

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 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 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 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 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 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 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 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 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 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 “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 “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 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 “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工业园的广场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推荐访问:工业园区 规划 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设计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案例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内容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评审意见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怎么写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模板 工业园区的规划 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