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5篇】

留学生,是指在母国以外进行留学的学生。“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者研究的学生。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5篇

【篇1】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它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是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我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信念支柱。做好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转型带来了诸多矛盾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既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种矛盾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冲突的孵化器,在引发普通民众心理失衡,质疑司法公正,改革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此外,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明显的多元趋势,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现象有所抬头,这些思想渗入校园也部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感召力。 
  另外,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和“分化”战略,也在干扰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文化”,标榜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打压我国的意识形态愈加呈现反弹和激化走势,他们不断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传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此外,某些学校以学生反感为由,通过各种途径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来自非马克思主义专业, 缺乏深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 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从而不敢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一些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存在着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的工作,对课程肩负的使命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学中一味迎合学生, 追求所谓的生动有趣,而不懂得当代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需要一个选择和鉴别信息的思想基础, 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总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但拒绝简单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方法亟待改进。 
  国际国内、高校内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思想活跃但缺乏判断能力且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迷茫甚至误解,动摇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如果任由态势发展,势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势在必行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首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在当前这样一个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社会中,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强调核心价值就是要强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也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和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灵魂,培养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用历史来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一方面,高校直接从事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他们肩负着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熟读研讨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奠定厚实的理论功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有坚定的立场和行动,才能为学生解疑释惑, 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高校里更多的教师主要从事专业教育, 
  但他们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也会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不能忽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成为大学生们自愿认同的对象,而不是成为强制被动接受的负担。马克思主义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才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教师要能够有理有据地科学解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国家的主宰,马克思主义是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以此来唤醒学生们主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激情。另一方面,在讲述的课题上是要关心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及时反映,使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挂钩,不再是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才能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总之,我们要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整合教学资源,与时俱进,探寻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 
  此外,高校必须切实强化阵地意识,拓宽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渠道,让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宣扬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要加强校园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把握好如: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校园网、社团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阵地,注重校园理念文化建设,强化舆论导向,提炼校园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用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小结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视目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建设,是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有力地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篇2】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作者:付献钊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8期

        【摘 要】高校党政领导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在政治上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在制度上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机制,在思想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同步推进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育方式要深入师生、融入时代。各级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要将对师生的思想引领与学校的综合发展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制度建设;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03-01

        一、新时代高校要重视意识形态教育

        1.高校要將意识形态教育放置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我们不仅要健全“如何培养人”的教育体系,更要明白我们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前提条件。否则就会出现我们培养的青年心向别国,出现前脚毕业、后脚留学、最后移民的情况,使国家造成人才流失。西方学界把这个现象叫“BrainDrain”,形容像抽水机一样抽走了我们的智力精英。

        2.各级高校党政领导要不断学习形势,提高治校施政的本领。

        高校领导除了在学术上要做科研领军人,师德上要做后辈的楷模,更要做意识形态领域掌门人,既能了解当前意识形态较量的形势和方法,又需要主动掌握更加科学化、生动化、人性化和有效化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能,摒弃刻板的、教条的教育方式。

        3.高校党政领导需要重视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把控,不能太紧也不能松弛。

        高校要将对师生的思想引领与学校的综合发展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既不能发展到政治挂帅、言必称“马列”的地步,也不能对其放任自流,做到张弛有度,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篇3】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是公民的社会。有好的公民和坏的公民之分,但我觉得没有好的社会和坏的社会之分,社会是伴随人类发展的广义概念。

政府,名义上是公民的政府,但按照共产党的理论,只有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政府才是人民的政府,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更久以前的社会,政府只是一部分集团,一部分阶级的奴仆。只有共产党的政府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国家才真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历史上国家的诞生、消亡发生过无数次,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或许可以吧国家理解为扩大化的人的概念,只不过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区别。

公民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这里不得不又提到共产党的理论,只有人民才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说白了,共产党所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资产阶级政党只是代表一小部分利益集团。谁更有底气显而易见。但代不代表最终还是由人说了算。

关于教育,显然社会、政府、公民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因为这关系到人类下一代,而人类下一代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人类的发展,人类发展飞直接表现就是社会、政府、公民本身。我觉得这与责任大小无关,而是人类发展的本质。

关于蒂姆的死,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性格,文格尔老师给了他“生命的全部”却又不得不亲手结束它,对于将生命寄托于“浪潮”的蒂姆来说他的生命也因此结束了。说到底是蒂姆的性格已经扭曲了。

而这个真实的故事最大的寓意就是揭示了法西斯主义的本质,特别是其隐蔽性及无法想象地被轻易接受。在无形中便能以规则的名义控制狂热的人,绝大部分人在这种狂热中极易失去理智,所以只能任由其摆布。因为其排他性,将异己排除出体制外,所以可想而知没有了反对声音的这个体制将一直朝着错误的道路前进,直至罪恶的深渊。

【篇4】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论中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徐一鸣

作者机构: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ISSN:1671-0487

年:2018

卷:000

期:010

页码:4-5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摘要:中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是中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中学生学好各学科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只有培养了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努力学习的中学生,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篇5】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作者:王飞
来源:《科教导刊》2018年第13期

        摘 要 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载体的运用,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论述了新媒体应用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新媒体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意识形态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移动互联生活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之中,微博、微信、QQ、手游等等社交网络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互动、通讯工具,“低头族”产生、发展、壮大也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项不完全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55%的大学生每天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3小时,在这其中有过因上网而逃课的比例竟然达到了14%。[1]作为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不良思想对他们的冲击也是尤为严重。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这部分群体的社会经验原本就少,容易被一些暴力、反动的信息所影响。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时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知识、人才、各种思想文化汇聚地,也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交汇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大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主要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这对于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1新媒体应用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信息传播,它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互动性。如公众可以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表言论,不同的人群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不同的区域和国家城市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如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微博与朋友圈,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互通。这也引出了新媒体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即时性,即信息可以进行快速的传播,人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因此,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感受到新媒体在信息时效上带给大家的快捷与便利。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在网络中,“你”可以是任何人,虽然有了畅所欲言的能力,但也会难免有激进的语言出现,新媒体在一个无序状态时,包容所有的好的与坏的,因此,各种信息充斥网络,难于监管与鉴别。对此,作为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构建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被网络中一些不良的思想所影响,如以下几点:

推荐访问:来华 意识形态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