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有感(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八大有感(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十八大有感(精选文档)

 

 (一)、 更加准确到位 十八大报告着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战略, 对文化的本质、价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定位、对意识形态工作重点的把握, 都十分准确和到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纽带,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

 十八大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和对文化价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过程中的定位, 是与文化的内在本质和重要性相一致的;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的国家战略, 也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把文化实力作为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一部分的认识, 也是符合当前国家间竞争的新形势的; 对文化作用的强调, 也是对文化作为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积极力量的充分肯定。

 这些论断准确到位, 把握住了事物本身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及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核的高度凝练,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 是社会主义社会最高的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正是这一理性认识的反映。

 先进的理论能发挥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报告同时提出要用不断发展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 的具体要求, 就是希望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朝着实现新时期的历史重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或对其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都必然要遵循这一规律。

 抓住了文化建设的关键, 就能最有效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找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就能取得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实成效; 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就能促进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和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的论断, 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或基本矛盾, 必然会对文化强国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成效和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二)、 更加实际有效 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的要求, 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丰富”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同时推出一系列旨在实现既定目 标的重要举措:

 报告提出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三自我” 要求, 提出加快推进有重点的“文化惠民工程”, 把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作为加大帮扶的对象, 强调要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向全社会的免费开放、 开展“全民阅读” 等活动, 这对于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及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还注意到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提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和“网络社会管理”,开展“扫黄打非” 等抵制低俗现象的举措, 这对于有效遏制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信息和不良环境的滋生和蔓延, 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和社会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的要求, 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报告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的原则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联系, 突出了道德建设的地位; 报告把“中华传统美德” 作为重要的道德资源, 强调道德建设对传统道德精华的承继和发扬; 把弘扬时代新风和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作为提升道德环境的重要举措, 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建设的系统性; 报告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突出了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 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 指明了道德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把“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和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使得道德建设变得更加切合实际和便于操作, 也更有利于取得成效。报告把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 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 文学艺术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文化产业方面, 把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作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重要举措, 强调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集约化、 专业化水平; 在繁荣文

 化市场方面, 强调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和完善经营性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 把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对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的表彰作为鼓励人才成长的重要举措。

 这些措施的实施, 将进一步切实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三)、 更加完整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随着国家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十八大报告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这一称谓, 并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整体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十七大报告“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新提法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更加全面的规划, 必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整体繁荣。

 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必将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创造活力。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正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现实写照。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也必将是中华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

 十八大报告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了众多宏观规划和具体设计: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整体规划, 把对祖国宝贵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 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的具体要求, 视传统美德为重要的道德资源; 把“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把“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作为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 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支撑; 把开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 体现了报告完整全面的特点。道德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要有宏观设计, 也需从细微处着手, 更需适时地加以推进, 以促进公民道德的不断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知荣辱、 讲正气、 做奉献、 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与十七大报告“形成男女平等、 尊老爱幼、互爱互助、 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相比较, 新报告提法更加全面、 更具指导性。充分尊重道德发展的规律, 体现了道德发展不断进步的特点。

 (四)、 更加清晰凝练 文化发展与其它建设存在共性也有差异, 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化事业, 更要把握这一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为、 双百、 三贴近、 四面向、 双发展、 三特点” 的道路内涵, 相比十七大报告只提“两位、 双百、 三贴近”和在注重社会效益基础上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相比, 新报告更加清晰凝练地指明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应遵循的道路, 这将更好地指导我们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前进。

 十八大概括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路径选择, 是对以往文化发展经验的高度提炼, 既实事求是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与时俱进的优良理论品质, 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 的抽象表述到十八大“三个倡导”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炼表述,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和“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 凝练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理论内 核清晰呈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高度凝练, 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 三化” 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人民的实践相结合而呈现出民族性、 时代性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规律的理性把握。

 从十七大报告“文化发展” 到十八大报告“文化创造”, 新报告将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看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着力点, 把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视为是促进文化发展活力的基础, 并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 艺术民主”作为创建文化活力新局面的重要着力点,这对文化整体实力的提升将起到推动作用。

推荐访问:十八大有感 有感 精选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