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两会安全之声【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来自两会安全之声【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来自两会安全之声【精选推荐】

 

 来自两会的安全之声 来自两会的安全之声

  ◆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 严格执行用地、 节能、 环保、 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 切实防止重复建设。

 ◆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 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

  ◆健全重大自然灾害、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摘自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安全问题依然是热点之一。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多处涉及安全生产工作, 据初步统计,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涉及安全领域的议案有 14 件, 在政协会议上, 43 位工会界委员联名提案, 呼吁尽快修订《职业病防治法》, “产业调整中如何提升安全话语权” 、 “安监队伍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 、 “如何让先进科技惠及安全生产” 、 “怎样给公众说应急更有效” 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强化责任促转变系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以往相比, 发生了一个变化:

 往年, 安全生产都是与环保、 质量、 节能等内容一起, 放在经济工作中予以部署,而今年, 温总理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列为“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的一项内容予以提出。

 一些代表认为此举意义重大、 含义深刻, 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 践行安全发展的具体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 山西省安监局局长张根虎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增强了他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 “总理的部署言简意赅、 切

 中要害, 指明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各级政府、 各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将有利于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越位、 缺位现象。

 ”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如何利用调结构、 促转变的有利时机, 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激励措施,让关注安全生产的代表、 委员们看到了契机和希望。

  “国家在推动企业积极运用先进、 适用的安全技术、 设施上, 最关键的不是出钱, 而是给政策。

 ”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缪协兴说, “如出台严格的安全标准, 提高准入门槛, 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一旦无法进入市场, 不用政府多费力, 企业自己就该着急了。

 国家如果对坚持安全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将更高。

 ”

  全国政协委员王为强认为, 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孤立的, 是经济运行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 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既需要政府有形的手来引导, 也需要市场无形的手来推动。

 严格安全准入、 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就是一只无形的手, 推动企业自觉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 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其中, 将全国 130万“老工伤” 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继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被视为重视生命安全的民生工程。

  “建立公平、 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工伤保险作为职工最为重要、 最为直接的一道安全防线, 不能缺失。

 以农民工为例, 他们遍布加工制造、 建筑、 采掘、 环卫等行业,这些行业工作条件差、 艰辛危险、 事故多发, 为其建立工伤保险, 可以为他们增加一层有力的安全防护。

 ” 全国人大代表、 福建省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赖鞍山说。

  一些代表、 委员也同时建议, 在编织覆盖 130 万“老工伤” 人员的安全网、 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 避免新的“老工伤” 出现和安全技能培训的不到位。

 当务之急,不妨从农民工较为集中、 工伤风险程度更高的建筑、 采掘等行业做起,

 使总理报告中的这些举措能最先护佑他们的安全。

  43 位委员联名提案――尽快修订《职业病防治法》

  我国已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3 月 7 日, 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 43 位工会界委员联名提案, 呼吁尽快修订《职业病防治法》, 明确责任、 权益、 义务明晰的职业卫生综合管理体制, 规定职业病诊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全面推进中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治进程。

  根据卫生部统计, 全国每年报告新发各类职业病 1. 3 万余例,累计报告职业病 70 万余例。

 有专家指出, 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 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 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报告数字。

 有关统计显示, 我国职业危害行业多, 接毒人数达 2 亿人, 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1000 亿元。

  “职业病又称‘白伤’ , 相对于被称为‘红伤’ 的生产安全事故,其患病人群更广, 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也更大。

 ” 全国政协常委,全总原副主席、 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表示, 由于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的特点, 职业危害不像伤亡事故那样触目惊心, 致使一些地方政府重“红伤” 而轻“白伤” , 不重视职业病防治。

  在此背景下, 张俊九作为第一提案人, 联合工会界 42 名委员一起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的提案, 直陈我国职业病防治面临“潜在和累积的患病人数仍巨大, 一些行业患病人数仍在发展, 占我国企业总数 90%以上的中小企业大多不重视职业病的防治” 的严峻形势。

  据分析, 一些中小型企业和作坊的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法定的责任义务, 把危害后果转嫁给劳动者和社会:

 一些地方未依法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 控制目标措施未能落实:

 再加上由于多头管理上级政府部门的督导综合力度不够, 行业管理、 群众监督地位不够明确等, 都加剧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难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 许多新兴职业出现, 新型职业病也在增多。”全国政协委员, 全总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张鸣起表示, 职业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 尽快修订《职业病防治法》 至关重要。

 ” 张鸣起说, 针对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修法重点应锁定在健全体制机制和明确责任、 权利和义务上。

 尤其应确立“用人单位负责, 行业规范管理, 政府依法监管, 职工群众监督” 的职业卫生综合管理体制, 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三方协调机制和行业责任制体系, 规定职业病诊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等, 从而为职业病防治管理责任真正落实、 劳动者维权和工会履行法定职责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企业安全发展支招――确保过程控制 强化企业责任

 2010 年是我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 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日益复杂了。

 经济企稳回升, 为已被关闭取缔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死灰复燃或变换手法、 变相非法生产提供了“温床” ; 能源需求增加, 给煤矿等企业带来了 扩大规模、盲目超产的冲动; 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试车投产, 绘建筑企业带来了赶工期与保安全的难题……

 面对种种挑战, 代表、 委员们纷纷为企业安全发展支招, 直指安全发展“短板” :

 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首先是转变发展观念, 不再一味单纯追求 GDP, 而是追求安全、 环保、 科学的发展:

 通过打组合拳、 练“内功” ,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好的方向转变。

 此外,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方方面面都必须同步推进。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都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制定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李和平委员认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有利于继续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资源、 污染环境的小矿小厂。

 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防止这些落后的、 不安全的生产能力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教授级高工袁伟霞委员则认为, 在经济转型期, 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国家队” 的作用。

 由于在产品升级换代中, 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进一步升级, 这就要求国有大型企业用新视角去看待新的生产线、 新的产品工艺对安全提出的新要求, 在发展中同步关注, 同步采取相应对策, 以保障更多、 更安全的产品被生产

 出来。

  全国妇联执委肖燕军委员建议, 煤矿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推动企业领导下井, 并在管理实践中把这一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她认为, 煤矿安全生产出现纰漏的关键, 是生产的风险与收益资源配置失衡, 风险资源完全由矿工承担. 利益分配的导向则偏向领导层,矿工得到的收益相对较少, 这种配置方式导致企业领导层偏重于获得收益, 而淡化安全风险。

 她还建议煤矿企业积极引进世界安全管理先进技术, 积极开发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管理准入标准。

  【编者按】

 今年的两会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 但来自两会的“安全之声” 依旧余音绕梁, 亲爱的读者, 对于安全生产, 您是否也有话要说呢?本刊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推荐访问:来自两会安全之声 之声 两会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