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与地理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器”,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肇始于新思想、新方法的创新及其应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上的创新意识和系统研究不足,已经制约着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研究和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觀点、科研方法创新”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6月科学、工程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推广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是改革开放30年科技工作的6条宝贵经验之一;并要求将“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创新”作为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四个必须”之一。

中国教育体系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一直普遍遭受社会诟病。本文基于作者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中“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简介“创新方法”和“地理学方法研究”的背景和进展,提示中国地理教学的创新任务和途径。

一、创新方法

科学技术部原拟从编制《科学方法大系》人手来贯彻和推进上述中央精神,并拟先从《地球科学方法卷》开始,但后来的思路大为扩展。2007年5月29日《科技日报》发表地理学家刘燕华(时任科技部副部长)题为“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文章,《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了该文。2007年6月8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叶笃正、刘东生联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2007年7月3日,温总理就此意见批示:“三位老科学家提出的‘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觀点应高度重视”。遵照温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10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大力推进创新方法的报告”,中央有关领导人批转了这个报告。2008年4月,科学技术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创新方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组织管理机构、保障措施。

“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加强素质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着力推动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传承;大力开展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应用;积极推动一批学科科学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展科学难题和技术难题的征集活动。

(3)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推动企业形成关注创新、践行创新的良好氛围。

(4)着力推进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逐步摆脱我国科研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加强科学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积极推进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加强科学仪器升级改造技术的研发和二次创新;积极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

(5)推进创新方法宣传普及: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创新方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创新方法。

(6)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创新方法交流;加强创新方法的国际合作。

“创新方法”工作得到国家财政支持,已启动并将陆续启动一系列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有幸成为其中第一批试点。

二、地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的总目标是:引导科学研究中“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业训练中“授予鱼不如授予渔”、科研管理中重视研究成果也重视研究过程;挖掘、梳理、凝练与集成古今中外地理学方法之精华;促进地理学科研创新、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

具体目标包括:为地理学者提供科学研究的案头参考书——《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专著和译著系列;为地理学生提供学习手册——《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教材系列;为科技管理者提供成果评价和政策导向的依据——《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简明版本;同时开展一系列学术研讨和培训,引导地理学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创新,推动地理学界形成和发展方法创新的学术氛围。

项目的总体框架如图1,虚线内为核心内容,之外为支撑内容。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如图2。

我们组织了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的老、中、青地理学者参与该项目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凝聚了一支研究团队、锻炼了一批人才、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和培训班、开发了一批软件、建立了项目网站等:而最主要的成果是《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包括专著、译著和教材三大系列。其中,已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

Cai Yunlong et a1,Recent Progress of Geographv inChina:A Perspective in the 21 st Century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8。

蔡运龙,Bill Wyckoff等,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蔡运龙等,地理学方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等16本。

已出版的译著有:

刘毅,刘卫东等译,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李蕾蕾,张景秋译,文化地理学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汤茂林,谈静华。李江涛等译,经济地理学指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正在出版过程中的专著和教材有:

蔡运龙等,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北京:科学出版社。

柴彦威等,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等11本。

正在出版过程中的译著有:

蔡运龙等译,高校地理学指南,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彦光等译,分形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等12本。

三、推进地理教学创新

钱学森之问指出了我国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创新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地理学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笔者认为要培养出地理学创新人才,必须创新地理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1、改善专业设置

现行教育部本科生专业目录实行以来促进和规范了地理类各专业的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出现一些问题。

地理科学专业的目的性和应用性欠鲜明。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设立地理科学专业,但两类学校有很大差别。综合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但并非所有毕业生都能从事基础研究,多数学生还需面向应用。而目前的专业定位,既使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口径太宽,不能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衔接;又使要以应用能力就业的学生缺乏明确目标和技能。师范院校的地理学本科生应该有广泛的地理学基础知识,目前

兼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地理科学专业定位比较符合这个要求,但又需要加强教育、教学、教法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专业定位应该是“地理教育”而不是“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覆盖面过宽,涉及领域过广,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同,培养的学生也很难与就业部门对口。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名称上并不完善,未能涵盖地图学、遥感等地理学知识领域,应该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此外,近年来专业点扩张过大、过快,招生人数增长超越现实需求,供大于求的局面已见倪端。

因此,建议将目前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与管理专业”重新组合为“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专业”、“人文地理学与城乡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正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可保留名称,但定位是“地理教育”。这样的调整,兼顾了基础与应用、研究型大学与师范院校、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等各方面的需求,还与研究生专业对接。实际上这样调整后的专业仍然是宽口径的,也仍然坚持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都可在此框架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2、夯实学科基础

很多高校地理类专业的发展目标过分重视所谓“短平快”需求,学术基础有所削弱,发展方向不够清晰。地理院系更名成风,近年来虽有所归根,但多数仍然追逐时尚,漠视传承和学科根基。一些大学的地理学院系不仅改名,也改变了学术方向。在派生出“环境”、“资源”、“城市”、“旅游”、“房地产”、“规划”、“管理”等应用方向的同时,主流学术方向却显著弱化,空间、时间、地方(区域)、尺度、系统、景觀、人与自然、全球化、发展、风险等地理学关键论题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有所淡化。一些高校的地理教育定位过多地注意了应用方向和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对基础科学方向和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重视不够。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基础。地理学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是地理学各专业发展的基础,背离这个基础,就失去了学科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地理学各专业都要加强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同时要加强数理基础和外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拓宽知识领域。

3、突出办学特色

地理学论题和方法都呈多样化趋势,这既是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的发展结果,也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的高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但目前高校地理教学结构体系比较单一,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很多高校趋同,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地理学各专业都首先要突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色,使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其次,各学校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应突出各自特色,避免趋同,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要突出中国特色。我国地理位置特殊,景觀类型复杂多样,具有良好的“地利”条件,为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中国地理科学立足于世界学术发展前沿的独特优势,也是培养中国特色地理学人才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

4、培养多种人才

中国大学教育正在从“精英型”向“精英一大众并存型”转化,地理学各专业也要同时培养学术精英和普通工作者。无论是地理学精英还是普通地理学人才,都要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具备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各专业的特色,培养有特色的地理学人才,在全国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地理学各专业既要培养“探天地之故”的研究型人才,也要培养“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既要培养教学与科研人才,也要培养决策与管理人才;既要培养独领风骚的高层战略型、开拓型人才,也要培养埋头苦干的基层战术型、实干型人才。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本科生毕业去向应多样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定位应以满足社会一般需求为主,而地理学基础研究与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为此需要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统一规划,在不同的培养层次上确定各自培养重点,既保证本科毕业生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和就业能力,又能为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深造提供高层次人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地理学人才具有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既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5、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地理学课程体系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框架,远未反映出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与国际地理学思想和方法上出现的“人本的科学地理学”和“科学的人本地理学”及多样化趋势相隔膜,对当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

近年来,为迎合眼前的社会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取向,应用方向也呈现多元化,除出现了不够规范的问题外,地理学基础课程、理论基础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所削弱。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也显著削弱。

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在全球变化和全球化,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急剧发展和变化的当前,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觀点、发现日新月异。大学地理教学本应及时将这些新进展纳入教学内容,但由于多种原因(如教师对科研前沿的陌生、即使熟悉但对教学的投入不够),目前大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普遍不足或滞后,教材的更新也相对较慢。

因此,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进展,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地理教学中目前至少应追踪以下四个方面的科学前沿,将其进展及时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球变化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性科学,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要提供多种自主选修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要保持教学和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突出知识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培养,同时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都需要创新。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相应的武装,《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可为此提供思路借鉴和丰富信息。

6、建立激励机制

大学以教学为本,但目前对教师业绩的评估标准却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远不如科研,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不愿或不能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倾向必须改变,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和育人工作,多开课、开好课、开新课。同时,通过深化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地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还应该重视中小学地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知识更新。地理教学要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地理学人才。为此,要重视学科思想和方法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关注地理学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进展,《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为此提供了方便。

(作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推荐访问:创新 地理教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