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二)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3年,在大环境的风雨飘摇中苦苦力撑的中国零售业将走向何方?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话题,这也是一个比以往几年更难预测的年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零售业的苦日子时代已经到来。重要的是,这样的日子才刚开始,将维持2到3年,或者更长。

NO.8

零售业面临多维竞争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却想进来——零售业颇有点像围城。

零售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同行之间的一维竞争,而是演变成了多维空间的竞争,这缘于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竞相涌入这一行业。

做地产的开始做零售。万达甚至开始减少商业地产比重,加大百货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号称要将在2012年由原来万千百货改名而来的万达百货做到中国第一。在北京,一家名为怡海的开发商也开始在自己的小区里开出超市。

做制造的高调进军零售。最典型的是娃哈哈,2010年就声称将用3到5年在河南建100个大型购物中心,但却一直是虚张声势。不过,2012年正式成立了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钱江新城的欧洲精品商城项目初期投资10亿元,计划3年内增资到100亿元。虽然现在来看娃哈哈更多像在玩商业地产,但零售业务较好的现金流亦是其青睐的。

做快递的也尝试做零售。顺丰试水的便利店、电商便是一例,尽管这一业务目前尚并不十分顺利,甚至顺丰还在北京暂停了几家便利店的零售业务,只开展收寄件。但很显然,不像此前只想打通自身主业范畴的供应链,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全领域通吃,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经被证明风险极大,也鲜有成功者,但国内企业却始终经受不起诱惑,结果也不难想象:大多数这样的企业最终都会陷入自己挖好的陷阱中爬不出来。

不过,对零售企业来说,哪怕是短期内的这些企业把水搅浑的行为,也会给本就不妙的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NO.9

进军商业地产须刹车

在对2012年零售业发展进行预测时,笔者就提出2012年商业地产将初现泡沫,果然,这一领域的泡沫不仅显现,而且还比较严重。

除了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已经饱和,很多商业项目无人问津或是开业后经营惨淡,商业地产的泡沫风险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有媒体报道称,在昆明,未来5年仅商铺就将新增298.5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将直追香港、上海。成都在建的商业地产项目高达104个,未来两年内还将有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投放。

连一直在商业地产领域高歌猛进的万达集团也开始筹划转型,进军影院、文化、百货、电商等其他行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甚至公开表示,对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的前景感到担忧,因其并非在合理速度下发展,而是住宅被调控了以后一拥而上。

商业地产供过于求的现象已是事实,这一领域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前几年零售企业可以进军商业地产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除了拿地更难、银行贷款无门,在人才、规划、经营、管理及具体物业运营业,零售企业都根本不具备与专业地产商和其他竞争同行一争高下的优势。细查究便可发现,几年前因觊觎地产暴利而舍弃零售主业的企业,这两年的日子并不那么风光,甚至当初在零售业颇为知名的企业在转向地产业务后,已经泯然众人矣。哪怕是外资巨头Tesco乐购,也在2012年暂停了商业地产业务。

除了极个别拥有丰厚的政府、地产、商业、银行资源及具备强大融资能力的零售企业还可谨慎下水一试外,2013年,大部分零售企业进军商业地产应该紧急刹车,已经上马的项目也一定要再次论证并重新规划,否则难免遭遇当头一棒。零售企业应该永远谨记一点:商业地产首先是满足自建自用的拓展需求,绝不能一味为追地利润而舍本逐末,否则就是竭泽而渔。

NO.10

百货业将继续疲软

2012年,百货业应该是受打击最大的业态之一。而这还不能全怪宏观环境,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不争气,所谓积重难返,表面繁荣,内里其实弱不禁风。

因为百货业除了外在的花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模式可言,这么多年都是联营,说白了就是一个二房东角色,还算不上一个很好的二房东。

除了商业网点及基本的规划定位和千篇一律的可随处抄袭的营销方式外,百货业唯一需要具备点的能力就是招商能力,这又跟品牌知名度、地段以及招商人员的人脉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只要能挖到招商能人把知名品牌引进卖场,赚取租金差价与后台扣点,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百货业一直热衷于畸形发展,近年来所谓的革新最多也就是制造些主题百货或所谓新式促销之类的噱头,归根到底还是旧式思维主导,仍在营销的圈子里打转。

买手制一直只停留在高调喊口号的阶段,自有品牌依然只能做个毫无建树的旁观看客,同质化已经严重到如果再同质就可以找个地缝钻进去了,百货业在零售业的创新上已步步落后,难有竞争优势。这样的恶性循环,也造就了百货业千店一面,同一商圈内不同品牌的百货企业,商品品牌、布局、规划、营销、价格、服务都没有区别,而商品的价格更是一年更比一年贵,甚至离谱,远远背离了它本身的价值,这又怎么可能在经济衰退时期继续挽留住消费者?

2013年,百货业的前景不妙。

NO.11

家电零售亟需变革

传统家电连锁应该是时下最苦不堪言的。国美上半年亏损达5亿元,苏宁的利润也下降30%。区域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汇银家电净利润降幅亦高达80%。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单店业绩的大幅下滑,国美单店平均业绩由2010的0.61亿元降至2011年的0.55亿元,同比下降近10%。苏宁单店平均业绩也由0.58亿降到了0.56亿元。2012年的单店数据虽然暂时还无法统计,但估计只会更糟。

可以想象,2013年,传统家电连锁企业的业绩仍然难以提升。

家电连锁卖场在中国的兴盛本就“异类”——产品由厂家提供、促销员或员工由厂家委派、送货由厂家或第三方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由厂家提供,卖场除了提供场地,其他的服务基本可以忽略,自身管理也非常粗放。不过,连锁卖场带来的购物方式上的变化在近20年里让消费者对其大为垂青。

但这一切旧时的优势正在加速消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家电类产品最终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而且,当电商可以把现实传统家电卖场的服务和购物体验做得更好、更便利时,消费者会从哪个渠道购买已无悬念,传统家电卖场很可能会沦为一个仅仅是品牌展示的场所,更多是在供消费者直观体验实物。

所以,无论是国美与当当的合作,以及加大国美商城与库巴的投入,还是苏宁下大血本突破苏宁易购,并开出乐购仕生活广场、Expo超级店,将经营范围扩展到电器、日用品、金融产品、虚拟产品等多品类等诸多举措,皆是为了转型。

不过,家电连锁企业对于未来仍集体迷茫。或许,就算是苏宁电器眼花缭乱的动作,本质上也不知传统卖场究竟该如何转型,而尝试性地创新总归比一成不变的陷在困境中要强。

NO.12

建材连锁不合时宜

2012年9月,终于不堪重负的家得宝关闭在中国剩下的的7家门店,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这是不是让热衷于家居建材连锁的企业们有所思考?

就算是仍在苦撑的百安居,情况也是非常糟糕的,门店数从鼎盛时期的64家减至如今的39家,且一直在亏损。国内企业,早在几年前,家世界就已经转手给家得宝,而家得宝在挣扎了几年后也无奈退出中国市场。另一家较为知名的是东方家园,几经换帅,几番变化,也一直未见多大起色。

从产品、服务、价格以及各个方面,家居建材连锁企业与传统摊贩式及联营租赁式卖场相比都没有太多特色,而中国所有的建材连锁卖场,无论是百安居、家得宝这样的外资企业,还是国内的东方家园,基本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靠占用供应商货款?靠进销差价?靠进场费?都靠不上边。供应商更多把这些企业的门店当作商品形象展示及品牌影响力的场所,至于在连锁卖场销售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进销差价更是无从谈起,因为本身就是引进品牌进卖场,不是买断经营。在一无价格优势,二无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如何盈利?

可以说,家居建材连锁在中国市场,从一开始出现直到现在,一直是不合时宜的。建材连锁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建材市场暂时没有足够容纳它的空间。因为建材连锁与超市等其他连锁业态的区别实在太大,不仅以前,现在乃至未来几年,这片土壤仍不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当建材分销渠道出现大的整合或变局、消费者装修习惯改变、传统经销渠道到了必须要升级到连锁经营的时候,建材连锁业态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但这一切在2013年只能是个梦想。因此,建材连锁企业还是早点歇了比较好。

NO.13

大卖场不再独领风骚

由于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大多采用大卖场业态开山辟路,这一业态曾经引领了10余年的潮流,以至国内企业纷纷效仿。在最初时期,本土企业甚至连卖场布局都全盘克隆,细致到连地砖的规格大小都一模一样。

可惜,大卖场风光不再了。2013年,这一业态仍然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未来在三四线市场同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其在一二线城市被逐步边缘化的命运也基本注定。

从国美、苏宁及其他零售企业近两年关店更为频繁就可看出,租金已经迫使零售企业放弃效益不好的商业网点,而在未来,随着租金的不断上扬,零售企业尤其是以大卖场为业态的企业,极有可能被迫退出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向郊区转移。而一些专业连锁如家电等业态,传统的大店生存方式或将被淘汰。

一站式购物已经不能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理由,大卖场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流、收银的漫长等待、服务质量的下降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将顾客挡在门外。与此同时,真正融合便利与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热点,就近、便利、物美价廉将成为老百姓消费的最佳选择。但至少截至目前,成功的社区商业企业还屈指可数,偶尔冒出来的也是昙花一现。究竟如何做好社区商业仍有待行业与企业的积极探索。

NO.14

线上线下融合前景不明

电商是个香饽饽吗?或许,更多是闻起来香,真正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但如果没有这个饽饽,可能连闻香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或许是当前传统零售企业在面对电商业务时内心纠结的较为形象的比喻。

按理说,拥有线下实体渠道的零售企业,应该更具备开展线上业务的成熟条件,但现实是,还没有哪家传统零售商的线上业务称得上成功。就算是风头正劲的苏宁易购也同样如此。因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是个大难题。

也正因为如此,传统零售商的触网速度也在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2009年及以前开设网络零售的14家,2010年31家,2011年52家,2012年59家,即2012年仅新增7家,较2011年新增的21家明显减少。这与宏观经济形势、零售企业的状况有直接联系,企业在网络零售方面的投入明显变得谨慎。

事实上,传统零售企业的线上业务服务能力也很初级,网络业务平台及设施也不都是建设完备,59家开展线上业务的零售企业中配送覆盖全国的为32个,占54%,而支持货到付款的企业为34个,也刚刚过半。说明大部分企业的网络零售业务仍然处探索或实验阶段。

2013年,网络零售仍将呈现两极分化,以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的电商业务或许会有较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只能是继续默默无闻,坐以待毙。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要被线上业务迷惑了双眼,对于很多零售业态而言,为什么非得做电商?(未完待续)(编辑/张本科)

推荐访问:零售业 年中 预测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