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明确与回归

摘要:对“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方式出发,认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本需要中心论的理论自觉,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人民生存发展需要;从以人为本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明确与回归。

关键词:思维方式;人本论;马克思经典文本;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9-0031-04

“在全部造物中,人们所想要的和能够支配的一切也都只能作为手段来运用;只有人及连同人在内所有的有理性的造物才是自在的目的本身。”[1]100这是十八世纪的康德面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实践作出的解释与判断。虽然当时的资本主义实践没有能够按照他的期望走下去,而是追求财富的增殖,正如马克思批判的:“我们看到,只有这时私有财产才能完成它对人的统治,并以最普遍的形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力量,”[2]182但是康德指出了实践的发展目的却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本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明确与回归。

一、“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

“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为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同于实践中针对特定的客观存在和客观活动,为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的手段性或工具性思维方式,是立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全面需要的目的,不是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等单一的或碎片化的目的满足与追求;它是贯穿于实践过程中认识、行动、反思、反馈连续整体的思维方式,不是解决收集材料、科学实验、行动改造、反馈调整等某一阶段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中心是人,是“为什么”,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中心,通过“是什么”和“怎么办”的时代发展条件,考察“为什么”人的需要的满足状况;通过“为什么”的满足对“是什么”“怎么办”进行反思与批判,凸显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在人类史上逐渐形成“是什么”“怎么办”趋向和服务“为什么”的人类主动性和“为什么”对“是什么”“怎么办”反思与反馈的理论自觉性。

(一)“是什么”与本体论的认识

“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是实践过程的逻辑表述,是实践经验的抽象总结。其表述形式是三个连续问题递进的逻辑结构,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体现人类实践主动性的思维方式。

“是什么”的前提——什么。“是什么”表明实践面前有一个客观的世界“什么”,与哲学史上的本体论有交集。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世界,不是冷冰冰的自然世界,“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3]519。“是什么”是人类活动世界的理论表述,分为和人建立关系的世界与未和人有实践联系的世界。其次表明这个“什么”是“是什么”,甚至“怎么办”和“为什么”是什么,即世界是什么、客观对象是什么、人是什么、实践是什么等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客观存在以及这些客观存在的特征、规律。这是“是什么”和本体论的认识任务。正如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759客观世界是人类一切实践的对象,实践的前提是认识和解释世界。“是什么”是“实事”和“是”的统一表述,是经过人类“求”之后的统一,“是什么”是思想史上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融合了两者的内容和发展历程。而“求”是关于“怎么办”内容。

自然、社会、人类自身及其活动,具体到山、海、女人、黑人,甚至国家、民族、文化,抑或《圣经》、王阳明心学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一切存在或是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或是抽象的意識形式、文字形式、语言形式,区别在于不同的结构和存在载体。面对内容丰富、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解释世界是什么。哲学史上的本体论更多的是沉浸于认识对象的探索与认识,“纯粹理性本身的这些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是上帝、自由和不朽”[1]5,对认识抱有信仰。“是什么”的思维方式除了拥有本体论的认识信仰,还把认识的目的导向人,为实践提供对象和认识指导。

“是什么”是对本体论的认识与总结,包含本体论关于世界的本源、本体、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解释与说明。其次,在“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中,“是什么”除了为“怎么办”的实践提供对象及对象解释,还要接受“为什么”的追问与批判:是否提供了能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对象、解释理论、实践主体和道路、工具等。“是什么”不仅是关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还引导本体论与认识论立足人本,把本体论、认识论与“怎么办”和“为什么”形成一体,是关于人与世界互动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在原始社会,每个人都必须了解他们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必须了解自然的力量,了解他们周围的动植物特征。实际上,文明社会是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和其他工具来改造环境的时候开始。”[5]2

(二)“怎么办”与实践

“怎么办”是实践的内容,是立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和作为社会人参与经济、政治、科技、宗教等社会活动开展的实践。“是什么”提供对象及认识,“怎么办”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开展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转换,以满足“为什么”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生态学系统或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区域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单元(或者生态区),还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具有一定自然或人为边界的功能系统单位。”[5]

“怎么办”在这一思维方式中居于中间联系环节,“是什么”为“怎么办”提供实践对象,“怎么办”探索与解释“是什么”,“是什么”经过“怎么办”的实践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是什么”与“怎么办”一起满足人类“为什么”的需要,一起接受“为什么”的反思与批判。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实践即“怎么办”纳入哲学史,引起西方哲学的实践转向,“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以往的哲学家更多的是追求“是什么”本体论,一味思考探索世界的奥秘,在神与物、唯物与唯心、经验与理念之间一直争论不休,正如马克思评价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间的争论:“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是前所未闻的。”[3]513“是什么”的本体论一直占据着哲学史重要位置,而哲学家们也沉浸于本体论的思索与争论。“怎么办”改变了本体论的现状,拉出自我沉浸的本体论,直面现实中的每个人及其需要。

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实践,就是不断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历史活动。人类“怎么办”的实践史,同“是什么”的本体论史是一起的,同步于“为什么”的需要满足史。而关于“怎么办”的实践的哲学思考与总结,在马克思之前从未凸显,而非显学。相反,关于实践的经验总结,作为专题显学为世人所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孙膑的《孙子兵法》,洛克的《政府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都是实践的某一方面的总结。直到马克思提出以“现实活动的人”为对象的实践理论,开始在哲学意义上对实践进行总结,如孙正聿所说:“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6]20

(三)“为什么”与以人为本

“为什么”的人类需要首先是作为生物人的生存需要,食物、水、阳光、房屋、衣物等确保人类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人作为创造历史的前提时指出:“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531其次是作为社会人的发展需要,自由、平等、权利、理性、尊重、理想实现等保证社会人的活动和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会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209人类的生物需要是满足需要的实践的前提,而社会需要是实践的主要内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区分为生物人和社会人两类需要,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人类的实践,就是在需要——满足——新需要的反复中创造历史。受到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局限,每一时期的实践内容是不同的,其中“人都隐藏着五种需要,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7]29。

“为什么”是人本论,是以凸显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人本论。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是实践的根本目标,“怎么办”始终围绕“为什么”开展实践,满足低层次需要、改造劳动工具、提升满足活动,满足新需要。“是什么”“怎么办”导向“为什么”;“为什么”立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满足的状况,对“是什么”“怎么办”追问、评价与反思,对人类自身的实践进行反馈与调控,提升“是什么”“怎么办”的效用。

1.“为什么”是驱动“是什么”“怎么办”的内驱力,是实践的原始动力。“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532,人类历史就是在人类需要满足和新需要产生中发展的,“是什么”“怎么办”由“为什么”引发与驱动。

这也催生了“是什么”“怎么办”的功利性,为满足某个人或一些人的、片面的短期的需要,把“是什么”“怎么办”的实践导向一个人或一些人的片面的需要满足。“为什么”对“是什么”“怎么办”的内驱力,是立足人类持久和谐全面的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又保证“是什么”“怎么办”的独立发展。让“是什么”的本体论与“怎么办”的实践沉浸于自己的同时,还要看看远处一直等他的人。

2.“为什么”对“是什么”“怎么办”的反思与批判,是“是什么”“怎么办”活动的推进和提升。“人类的需要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要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为前提的”。[7]26人类其他需要能否满足,能否产生新的需要,这取决于人类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状况。“为什么”就依据先满足的较低层次需要的“是什么”和“怎么办”的活动结果,对“是什么”和“怎么办”进行反思与批判,以实现对“是什么”和“怎么办”的调整,在满足“为什么”的需要活动中提升“怎么办”的效用。從历史发展趋势来说,“为什么”对“是什么”和“怎么办”的反思与批判,不能仅以功利性、片面、暂时的需要代替人类持久、和谐、全面的需要。

“为什么”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理论表达,“为什么”回答人是最终原因,人是根本,决定了“为什么”居于“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思维方式的中心地位。“为什么”驱动“是什么”与“怎么办”,“是什么”为“怎么办”提供对象以认识,“怎么办”满足“为什么”需要。“为什么”又反思与批判,“是什么”“怎么办”,提升“是什么”“怎么办”的效用。在这一思维方式中,人本论与认识论和实践论始终处于互动中,改变了以往只是沉浸于人这一客体的人本论。

受不同地理与环境限制,尤其是受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历史条件影响,“为什么”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活动常常凸显某一主体的需要,或者是以主体某一片面需要代表了人类全部的需要。不同主体驱动与反思下的“是什么”与“怎么办”的对象与内容也不同,出现了原始人驱兽与摘果的兴奋,出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法国大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英国工业革命、懒惰的土地所有者、忙碌的资本家、芸芸众生的名利追求。

在马克思早期文本中,“为什么”的主体就是以共产党为代表的绝大数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42。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就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理论表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说明了无产阶级对旧制度的破坏和新制度创立的历史地位;《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次确立了实践观点;《共产党宣言》科学说明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编者注)与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编者注),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资本论》对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全面彻底的揭露与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阐明了国家观和打碎旧国家机器的思想。[9]马克思理论的“是什么”为无产阶级的“怎么办”准备好了精神武器。“怎么办”在“是什么”的指导下,开展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认识、教育、学习、生产、革命暴动、选举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8]66,全面满足“现实中的人”的温饱、平等、自由、教育等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理论自觉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人民生存发展需要

清朝末年,面对各国列强的欺辱,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满足人民独立自主自强的需要,仁人志士开始了各种探索,先后经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依然没有满足人民独立民主富强的基本需要。客观存在的需要一直驱动中国人民探索“是什么”和“怎么办”,正如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的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马克思经典文本呈现“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与当时中国人民在满足独立民主富强需要的实践中对“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问题的探索需要天然而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与道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1360,中国的革命斗争迎来了希望,开始了满足人民独立民主富强需要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分别进行了满足人民平等、自由、独立需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满足人民富裕需要的改革开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①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人民实践中“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思维方式的理论自觉。“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为什么”在“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思维方式中的中心地位,“第一要义是发展”则要求发展“是什么”与“怎么办”以满足核心“为什么”的需要,“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对“怎么办”的要求。

(二)从以人为本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强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思维方式上的理论自觉的具体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从人本论到人本需要中心论的发展,是人类满足史实践上的人本需要中心论的明确主题。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是“为什么”的需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从以人为本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具体体现与明确。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强调社会发展服务于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是人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与要求,即社会发展立足于人的具体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212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是“为什么”对“是什么”和“怎么辦”的具体要求,人民生活中的各项具体需要是“为什么”的中心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凸显人民生存与发展各项需要的美好满足,这是人本主义的新发展,是对人本需要中心论的明确和回归。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怎么办”发展模式,突破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片面化和碎片化需要的发展模式,立足于满足人民全面的美好生活的具体需要,是人本需要中心论的回归。党的十九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人民物质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在“怎么办”的实践中成了经济中心论,遮蔽了发展经济最终服务于人的实践目的,经济成了“为什么”。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一味追求GDP,便有了浪费资源粗放型发展、破坏环境的污染发展,经济需要遮蔽破坏了人民的其他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突破了物质文化片面需要满足的发展,真正实现了物质文化发展最终服务人的需要的发展模式,是人本需要中心地位的回归。

从人本论到人本需要中心论是新时代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思维方式上的理论自觉。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明确主题。沉浸于“是什么”的科学家与思想家,务实于“怎么办”的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执着于“为什么”反思与批判的哲学家与批评家,都要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和平发展年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怎么办”服务,更多的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③

注 释:

①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

③习近平2018年4月30日回信勉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美)奥德姆,巴雷特.生态学基础[M].陆健健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唐译编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郝海利(1978—),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单位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王宝林)

推荐访问:美好生活 人本 回归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