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是法律人应有的品德

“法官应有悲悯的情怀,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的阳光。”

初次见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邱波并没有印象中“铁案法官”应有的威慑与严肃,脸上带着一种轻松亲切的笑容,主动伸出了右手。

“你好,我是邱波。”声音沉稳浑厚,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自信与平和。

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朋友之间一次亲切的谈话,邱波法官用一种平日审判时决不可能见到的放松姿势坐在沙发上,回忆着15年的审判生涯。

记者仔细倾听着他讲述一个青年刚刚大学毕业入职二中院的踌躇满志、7年书记员生涯的枯燥乏味却又乐在其中、承办一起起大要案的艰难曲折与司法坚守、保障当事人权益的人文关怀与司法正义,谈起家人与生活的温情与感激,内心中忽然想到了一个词:侠骨柔情。

严守法官的职业操守、尊崇法律和公平正义,让每一名犯罪分子都受到应有的惩罚,是为侠骨;秉承人性关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生活和家人充满感激和热爱,是为柔情。

难怪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兰亭会如此评价邱波法官:“邱波法官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主持庭审方面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给控辩双方平等的机会,不偏不倚,还能够给予当事人浓厚的人文关怀,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蜕变:7年漫漫书记员生涯

1978年1月,邱波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总参某情报部门的一名军官。在邱波14岁之前,全家人始终随父亲在重庆、陕西、内蒙古深山里一座座营房间搬来搬去,情报部队大院独有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邱波很早就学会了独立,更重要的是他在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身上读懂了什么是忠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99年,年仅21岁的邱波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入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

当时,大要案合议庭刚刚审结原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受贿案,便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案的“中科创业案”的审理。500多册的卷宗材料,装满十几个铁皮柜,垛起来就是一面墙。

由于彼时办公条件有限,电脑尚不普及,所有的笔录只能手写,连续五六天开庭下来,邱波的手指头都快写变形了。

“书记员工作非常枯燥,同时精力又需要高度集中,对于一个满脑子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份落差很大的工作,但最后我坚持下来了。”邱波说。

的确,他是有理由骄傲的,与他一同毕业的很多同学都因为受不了书记员工作的单调与乏味而选择了离开。

“不过,我最终能坚持下来,与师傅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邱波的师傅是一个“老先进”,有两个所谓的“怪癖”:每次出差,师傅都会专门找到当地的法院,在大门口静静地呆上几分钟拍张纪念照,几十年下来,纪念照攒了好几册;每个案子审结后,师傅还会认真地将审理报告和判决书装订起来,每年都会攒下厚厚的几本。

邱波曾对此大为不解,师傅解释说:“我爱法官这一职业,这些‘怪癖’是我的‘法院情结’。当法官,就要尊重和敬畏自己承办的每一个案子,要经常在办过的案子中检视得与失。”

“师傅的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它让我明白,既然从事这一行,就要有对于法律和公平正义的尊崇和信仰,无论你是一名法官,或者仅仅是一名书记员。”邱波说。

7年的书记员生涯,邱波接触的案件数不胜数,有些案子甚至已经因为年深日久记不清了,但曾经轰动京城的“黑纸变美元”却让他记忆犹新。

“黑纸变美元案”是一起涉外大要案,两名被告人分别来自两个国家,一个讲法语,一个讲西班牙语。六天的庭审,主审法官和公诉人的每一句询问都必须经过两名翻译分别翻译成法语和西班牙语,邱波正是该案的书记员。合议庭的所有人都为职业生涯刚刚起步没多久的邱波捏一把汗,生怕庭审笔录出现闪失。

庭审期间,两国大使馆不停地照会,要求每周会见一次被告人,这让邱波每天忙得像个陀螺。然而,即使再小的细节,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当时庭审领导对邱波说:“涉外无小案,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考虑安排替补。”当时邱波虽然初出茅庐,但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六天的庭审结束,邱波不仅几乎一字不落地记满了200多页笔录,甚至还准确无误地对每一名被告人的陈述进行了归纳和小结,庭审领导都夸奖邱波:“好样的!将来准是一块干刑事的料。”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邱波第一次真正悟出了什么是“国家形象”和“法律尊严”。他说:“刑事大要案,不仅仅人命关天,很多时候还关乎国家形象和法律尊严!”

侠骨:刑事法官的职业坚守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对于邱波来说,还要加上最重要的一点:为法律,因为法官是法律最忠诚的捍卫者和践行者。

“对法律的忠诚是法官的基本信仰,它告诉法官决不能做随波逐流、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人。”

这句话,就是对邱波法官“侠骨”的写照。

邱波至今还记得自己独立审理的第一个案件:一件涉外盗窃案。案情很简单,但邱波还是怀着巨大的使命感与正义感,一丝不苟地审理了这起案件,因为他要为自己的法官生涯开一个好头,为迎接更大的考验作好准备。

果然,不久之后,邱波法官生涯的第一个考验到来了。

2006年年底,原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关国亮,被保监会查出涉嫌违规使用资金130亿元。正当二中院领导考虑主审法官的最佳人选时,有着三十多年审判经验的庭长第一时间想到了邱波。分案时,庭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个案子不同于以往,它可是“国内保险业第一大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无论如何一定要办好!

刑事法官都知道,承办大要案首先得有超强的“抗压能力”。邱波刚刚与书记员一道把关国亮案子的卷宗领回办公室,就有同事告诉他,国内最著名的某财经类杂志已经将关国亮案发的全过程进行了报道。其实邱波早已知道,由于被告人关国亮在国内保险业的独特“地位”,社会上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各种质疑也开始喧嚣尘上,各种专家意见也纷纷占据了各大媒体和网站的头条。面对同事们的提醒,邱波淡淡一笑:“舆论的关注未必是件坏事。”

话虽这么讲,邱波并没敢松一口气。关国亮10年商业运作的云山雾罩,130亿元财务账目的复杂流向,公诉机关指控的3亿元涉案资金如何定性?领导和同事们也都开始为邱波暗暗捏一把汗。在最初的那一个多月里,他干脆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也不上网,拒绝一切的外界干扰,确保自己能独立思考。最终,该案在邱波的主审下槌声落定,各种臆断和猜测立刻噤声。

邱波在事后的回顾总结中这样写道:“每一个职业,都需要一种使命和责任来支撑;每一代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担当’。一个法官的担当,就是大案要案面前不退缩,疑难复杂案面前不逃避。”

在审理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系列案过程中,邱波同样感受到了如山重负。那一段时间,他感觉好像天天在走钢丝,没有退路,更不能有一点点的闪失。他先后奔赴北京、上海、太原等地100多家银行、证券营业部,冻结关联赃款赃物等资产近30亿元,仅审理报告就撰写了十多万字。案子宣判后,媒体这样评价邱波:众声喧哗中,邱波并没有被左右,他服从了一名法官内心的呼唤。

在邱波审理过的刑事大要案中,有多名上到部级下到科级的被告人被依法判处重刑,但也不乏有被定罪免刑甚至被无罪释放的。

面对检方的指控,法官作无罪判决,不仅要冒巨大的风险,同时也是对法官运用法律公正审判能力和素养的极大考验。邱波说:“法乃公器,刑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枉不纵,罪罚相当。错案对于法官个人是一生洗不掉的耻辱,对司法公信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15年来,邱波先后参与审理和独立承办各类大案要案以及新类型案件700余件,其中不乏“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案”“北京市首例外国人职务犯罪案”“首例国有建筑工程公司串通投标案”等社会影响极大的案件,却无一案件被改判发回,无一被投诉,被誉为“铁案法官”。

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仅靠着对于法律和公平正义的信仰是不够的,就像成为大侠不但要有一颗除魔卫道的心,还要有一身所向披靡的武艺。而邱波的“武艺”,就是过硬的法律适用和庭审驾驭能力,同时注重审判工作方法的总结。邱波针对大要案案情复杂、案卷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一线三极致”工作法。“一线”就是从言辞证据勾勒案件事实,从客观证据修正犯罪事实,从全案证据精炼犯罪构成事实。“三极致”则是对证据材料审查的要求,指“对单个证据的审查精细到极致、对多个证据的审查比对到极致、对证据链条的审查周延到极致”。

柔情: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法律是无情的,正义和公平的阳光是有温度的,让每一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温度,是法官办案的至高境界。

而这种境界,正是邱波所一直追求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铁案法官”所特有的柔情:让铁案有温度,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每次接手案子,第一次提讯被告人或见到被告人家属时,邱波开口第一句话总会这样讲:“我叫邱波,负责审理这个案子。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向你提出不当要求时,请不要理睬。我以法官的名义向你保证,我会自始至终公正审理这个案子。”

无论是提讯还是开庭,当被告人陈述或辩护人发表意见时,邱波始终坚持“三不”原则,即语言不打断、目光不漂移、笔下不停记。“语言不打断”,就是让被告人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打断他们的思路;“目光不漂移”,就是要求自己始终面对正在陈述的被告人,让被告人感到法官是在用心倾听;“笔下不停记”,就是要让被告人真切地看到法官记下了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有充分的回应。

邱波还有一个习惯,每一次开庭前,他都会先去暂看室,跟被告人聊几句,观察和安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以真实的自己面对庭审,以平常的心态面对审判,要他们相信法院一定会给他们最公正的审判。

邱波常对周围的同事说:“法官并不是冰冷的办案机器,在严格依法的同时要拥有悲悯的情怀,要惩教结合,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要案中,同样也体现在普通案件当中。

被告人韩某作案时刚满18岁,因为伙同他人抢劫手机,被一审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从一审的定罪量刑看,判决没有问题。但邱波通过韩某的辩护律师了解到韩某父母离异,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和正确教导才误入了歧途。邱波决定亲自到韩某家所在社区进一步地了解韩某的表现,看是否有挽救的余地。走访中,他了解到韩某平时懂礼貌、不惹事,并无违法违纪现象。韩某的抢劫行为虽是重罪,但在共同犯罪中确有酌予从宽处罚的情节,完全具备进行社区矫正的条件。最终,经过合议庭评议,韩某被改判为缓刑。宣判后,邱波亲自将韩某领出看守所,在外等候的亲属激动得泪如雨下。

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张燕生律师评价邱波说:“邱波是个优秀的法官,可以说,通过开他的庭,深切感受到,在全国范围内他都算最好的刑事法官之一。法庭中,他的表现与他个人的素养和对法律的认识都直接相关。邱法官在法庭上尽最大努力倾听各方意见,充分尊重律师、被告人。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开庭时,有的律师买了饮料,由于是好几天的庭审,当天没有喝完的饮料就交给邱法官帮忙代管。第二天开庭时,邱法官又带到法庭交给律师,很小的一件事却让我们感受到邱法官对律师的尊重。”

睿智:年届不惑的感悟

回顾15年的审判生涯,邱波先后获得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首都政法先锋”、北京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争创奖”、北京法院“模范法官”和“双优法官”等荣誉称号。如今,邱波以“铁案法官”的形象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树为先进典型。

邱波坦言,已经在案件中看惯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起起伏伏,看淡了人情世故兴衰荣辱,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我这个年纪,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安宁与平静。”

正因如此,邱波在工作中面对一些诱惑的时候,往往能定得住心、稳得住神,坚守着心中对于法律的信仰,有亲朋故旧关系干扰案件时,也能够通过智慧巧妙地化解,让案件一尘不染。

邱波说:“当年在政法大学读书时,老校长江平老师那句‘只向真理低头’的名言,至今依然萦绕于我的耳边。同时,作为一名70后,如今也年届不惑,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人也已经到了应该担当、勇于担当和必须担当的年龄,应该更多地考虑对社会、国家肩负的责任。”

责任无大小,谈起工作上的责任,自然而然还有生活上的责任。如今,邱波不只为人子,更为人夫、为人父。说起家人,邱波更多的是感激和愧疚:“没办法,工作的确是太忙了,有时候审案需要封闭阅卷,吃住都在法院,家里有什么事都帮不上。妻子是一名心血管病医院的麻醉师,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家里的大事小情,许多时候都需要她独自料理。”

身体是工作的资本,随着年龄的增长,邱波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的正确,好在他一直将大学时候打篮球的爱好坚持了下来。毕业之后,邱波和政法系统的朋友组建了一个篮球俱乐部,只要周末有时间,都会打一次,如今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在篮球场上的酣畅淋漓,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使工作时紧绷的神经放松,能更专注地投入之后的工作”。

采访的最后,邱波法官为刚刚入职的年轻法官们讲述了自己的职业感悟:“如果真的想通过做法官来实现物质追求,那么最好不要从事这一行,法官是一个很清贫的行业,远不如当律师或者其他行业的收入高。如果真的决定要做一个法官,除了必备的素质之外,一定要做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当前是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新的法律规范不断出台,为了让业务得心应手,一定要保持对知识的饥渴感;法官是一个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职业,在拥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努力做一个善于沟通、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人;要对现有国情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时候,要对法律、规则和人性充满敬畏。”

推荐访问:侠骨 品德 人应 柔情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