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人民,肩扛责任,创新前行

获得韬奋奖,我既高兴又惶恐,因为我知道,我的修为与韬奋精神和韬奋奖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韬奋先生的崇高评价。学习长江韬奋精神,回望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深感只有心中装着人民,自觉肩负责任,不懈追求创新,才可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和影视作品,才可能发挥好媒体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才会把我们的作品看在眼中

过去31年间,我无论是做孝感报记者、总编辑,是做深圳商报总编室主任、总编辑,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编辑,还是做深圳广电集团总裁、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脚步要靠近人民,真心要贴近人民,情感要融入人民,镜头要对准人民,听群众心声,为百姓代言,察人民创造,为人民讴歌。

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真正感知人民的疾苦,才会创作出有利于改变人民疾苦的作品。

1987年3月,我在湖北孝感报工作。那时,各类媒体争相报道一部分人如何先富起来,哪个乡镇又多了几个“万元户”。而我所生活的鄂北农村还十分困难。为了真实了解农村贫困现状,帮助贫困乡寻找致富出路,我发起成立“贫困乡村徒步采访团”。在依然寒冷的早春,我们打着背包,自带干粮,深入鄂北20多个贫困乡村,一家家走、一户户看,白天跟他们一起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与他们促膝交谈,用四五十天时间,最后写出了系列报道《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脱贫的对策。这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探索了“扶贫报道”的新路子,因而荣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在深圳特区工作期间,我关注到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他们长年在城市打拼,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自己却只能拥挤在不堪风雨的工棚里;他们面带微笑,为城里人抚养孩子、伺候老人,自己却常常为老家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牵肠挂肚、暗自流泪。特别是每当春节临近,由于买不起或买不到车票,许多农民工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的生存状态令我揪心。2011年回湖北工作后,临近春节,由湖北广播电视台发起,携手湖北省总工会等7家单位,共同开展了“爱满荆楚——送农民工兄弟姐妹回家过年”的活动,为1000名农民工每人送一张免费爱心车票、一份喜庆年货、一套实用好书、一份平安人身意外保险……农历小年这天,湖北省委书记和省长冒着严寒亲临现场,一起为农民工送行。寒风中的送行,温暖了受惠的千名农民工;寒风中的送行特别直播节目,温暖了全国无数的观众和网友。2012年,我们推出“万名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与10个党政部门携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100台校车,帮扶1000个家庭,为1万名留守儿童圆一个梦想。活动得到社会积极响应。

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感悟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才能创作出堪与人民壮举相匹配的作品。

南水北调是一个世纪工程。湖北2万多移民干部和18万丹江口库区人民,用3年时间完成了移民搬迁工程,创造了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而湖北移民干部以满腔深情关爱移民,库区人民为了北方兄弟姐妹挥泪惜别故土的故事,更是感天动地。当工程完工时,湖北省移民局建议省政府召开一个移民工作总结表彰会。获此信息后,我建议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坐在会堂里召开的工作会,变成一个故事化再现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历史性事件、呈现省委省政府领导为最后一批移民搬新家的现场直播,省领导欣然采纳。我们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京津冀广电、网络媒体联手,以“走转改”的方式组织深入采访和大型直播。100多位记者深入库区和全省60多个移民安置点,挖掘移民奉献故事;深入北方三省市10多个企业、20多个缺水乡村社区,体验北方缺水生活。记者们用脚一步步丈量、用心一遍遍体验、用情一次次寻找,发掘出了贯穿外迁移民情感历程的《移民涂德利和他的三首诗》;用生命书写忠诚、倒在移民工作岗位上的刘峙清等6位移民干部一心为民的感人深情;为保持一库清水,有钱也不能在库区建房,移民王秀林一家人挤在一条破船上居住8年,如今《告别“水上漂”过上移民新生活》等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为了让每家每户移民都能享受阳光,在移民安置房建设现场修改图纸的小纸页。当这个画面在电视直播中一出现,立即在网上热传,引来无数观众和网民称赞。围绕南水北调,我们在一年时间内先后策划组织了现场直播《汉水丹心》《一江清水送北方》和大型新闻行动《水从汉江来》等多个跨省区、跨媒体新闻活动,每个活动都感动了广大受众。2012年,我又根据湖北省先后两年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和“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策划组织了《人民至上——“三万”活动大型情景音乐会》,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生动故事。当音乐会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为代表们演出时,令所有代表流下了热泪。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充分肯定音乐会为党代会营造了昂扬的精神氛围,广电总局则发文称赞晚会“主题鲜明、生动感人”。

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发现普通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才会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2005年,深圳一位草根音乐人闯入我的视野。36岁的癌症晚期患者丛飞,并非以他优美动听的歌声,而是以他对贫困孩子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从1994年到2005年的11年间,丛飞在全国各地认养了178个贫困孩子,每个学期都给孩子们资助学费和生活费,总支出达300多万元,其中包括他向亲戚朋友借的17万元。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他拼命地演出。甚至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在止痛药的支撑下,演出了19场。丛飞以大爱之举感动了那些亲切地叫他“丛爸爸”的孩子,感动了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当他病重住院的时候,一批又一批深圳市民到医院看望他、鼓励他、帮助他。还有很多人捐款资助他的贫困孩子们。更多的人则弘扬他的大爱精神,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这种爱的传递令我感动,我组织拍摄组,长时间、多角度跟拍这个“爱心传递波”,于是制作出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这个专题片在深圳卫视播出后,丛飞的故事飞进大街小巷,感动了华夏大地。

只有带着真心真情走近人民,才能细致入微地去了解人民,才会创作出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作品。

当我们走近群众,了解到群众在温饱之后更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于是,2012年我们湖北卫视等频道创意、推出了一批相关专栏。每周3期的《生活·帮》,在每期70分钟的节目里,选取七八个百姓生活中的认知误区,记者通过实验室的科学实验,向百姓传递正确的生活知识。通过实验,让观众亲眼目睹:香烟过滤嘴基本没有过滤作用;肉眼看上去白净的牛百叶、鲜绿的海带,其实是化学剂染出来的,牛百叶中残留有甲醛,海带中残留有硫酸铜,如此等等。这个节目一经推出,收视率就排名全国第三。《冲出危机》是我们研发的国内唯一一档情景式公共安全节目,节目通过重大安全事件当事人讲述灾难经历、公共安全专家模拟各种逃生技巧等环节,向大众传递安全知识。2012年7月,北京突降特大暴雨,数百辆车被淹,其中一名车主被淹死车中。面对水灾,司机如何自救逃生,一时成为广大群众热议的话题,逃生方法众说纷纭。8月初,《冲出危机》栏目独家推出了真实的汽车落水试验。我们的主持人冒着危险,在落水的车中对广为流传的各种逃生方法进行试验,告诉人们慌张时刻正确的自救方法。

当我们走近群众,了解到在当代社会,人民群众不仅关注衣食住行,还同样关注自己是否切实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但他们往往有情无所知、有话无处说。于是,早在2005年,我们在深圳广播电台就推出了一档以“倾听民声、回应民意、纾解民难”为己任的《民心桥》节目,得到市民持续关注,收听率年年攀升,跃居深圳电台第一位。据调查,有92%的的士司机会准时收听《民心桥》。深圳市委肯定《民心桥》成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为市民办实事的“服务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监督桥”。

当我们走近农民大众,既了解到荆州市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在当地深受农民喜欢,拥有70%多的市场份额,更了解到湖北省还有几千万农民有太多的需求我们不曾关注、未予满足。于是,2011年,我与荆州市领导达成共识,由湖北台与荆州市政府合作组建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放大《垄上行》品牌效应,运营全省垄上频道,频道上以新闻、信息、知识服务为主体,频道下以农资、农产品和农技服务为依托,为“三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把责任扛在肩上,一刻也不敢懈怠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责任。31年来,我无论在内地还是在特区,无论办报纸、广电,还是创办全国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都一刻也不敢忘记媒体人的使命,一刻也不敢懈怠肩负的责任。

坚持正确导向,占领舆论阵地,这是媒体的基本责任。

深圳毗邻香港,直到特区创办时,还没有转播央视,几乎家家户户架个鱼骨天线收看香港电视。再后来,国家对外开放,又允许10多个境外频道在深圳落地。2005年7月,当我调任深圳广电集团总裁时,香港翡翠台一个频道,就超过深圳广电10个频道市场份额总和的一半,我们舆论阵地的主导权竟不在我们手中。我上任伊始,就对全体中层干部说:“面对激烈竞争,抱怨没有用,退守守不住,想躲躲不过,越怕它越猛,坐等只有死,敢拼才会赢!”于是,我发起了主政深圳广电的第一个战役——舆论阵地争夺战。翡翠台每晚的《630新闻》收视率一直高居榜首,我就决定把我们都市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第一现场》前移,与它同时开播,并且在一年半内两次扩版,从20分钟扩到70分钟。与此同时,在公共频道新推出粤语新闻节目,同时段迎战香港亚视的强势节目《18点新闻》。两路出击,正面迎敌。我们以丰富的信息量和香港电视难以比拟的“三贴近”新闻赢得观众,收视率节节上升,不到半年均超过对手,新闻阻击战旗开得胜。紧接着,我们确定“做大做强战略性媒体、做优做活专业媒体”的方略,对各频道进行科学定位。至2009年,都市频道、公共频道收视率双双超过翡翠台,翡翠台不可超越的神话成为历史。深圳广电市场份额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27.8%上升至45%,是香港和境外所有在深圳落地的17个电视频道市场份额总和的2.5倍以上,牢牢占领舆论阵地。

2011年底我转战湖北广电时,湖北卫视在全国排名第18位,远远落后于湖北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因有14档娱乐节目,作为“泛娱乐化”的典型,受到中央领导点名批评。我从到任的第一天起,就以湖北卫视改版为突破口,推动各媒体提升影响力。我们以长江为形象设计新台标,展现长江奔腾之势、两江(长江和汉江)汇流之意、湖北跨越之姿,并重新提炼湖北卫视宣传语——“中国心,世界观”“我在中国心,世界在我心”。2012年1月1日推出的新版湖北卫视,一次性优化提升4档节目,新推出11档节目,占全国省级卫视当年上半年新节目总数的1/5,形成了“重导向”的新闻节目带、“讲贴近”的生活服务节目带、“提品质”的人文节目带、“显特色”的综合节目带和“求文化”的大型周末娱乐节目。这些节目都致力肩负导向责任,传播主流价值,外显优美视觉,内含文化力量,彻底改变了湖北卫视“泛娱乐化”形象。并且仅用半年时间,快速提升至全国前10位,全国收视份额同比增长50%,其中有10档节目跻身全国省级卫视前6位,3档节目跻身前3位。据央视索福瑞数据统计,湖北卫视成为2012年上升最快的省级卫视。

媒体最基本、最具有影响力的功能是传播新闻。

在深圳广电时,我推动深圳卫视创办了《直播港澳台》,来湖北后我又组织创办了湖北卫视的《长江新闻号》。目前,在全国省级卫视96档新闻栏目中,排名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十八大期间,《长江新闻号》与《湖北新闻》的《科学发展幸福中国》大型主题报道相呼应,以《和平崛起造福世界》为题,推出了6集系列节目。节目以“大国情怀、传递感动”为基调,全方位梳理过去10年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典型事件。通过中国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探索为世界作出的“中国贡献”,通过中国在汶川地震、金融海啸、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朝核危机斡旋中展示的“中国智慧”,通过神九升空、北斗组网、“蛟龙”潜海、航母启航等彰显的“中国骄傲”,展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风范,从全球视野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广电总局和广大观众称赞这一报道视角独到、气势磅礴、感染力强。

引领社会风尚,传播主流价值,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民生新闻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报道方式,但一个时期以来,滋生出一些不健康的现象。我提出用“走转改”精神,创新提升民生新闻,实现从小社会“花边新闻”到大社会建设新闻的转型,从所谓“百姓代言人”到党委、政府和人民“三个工具”的转型,从单纯的百姓视角到党委、政府和百姓互动视角的转型,从“鸡毛蒜皮”新闻到以小见大的转型,从报道生活表象到反映社会本质、时代主流的转型,从善于揭丑到既鞭挞丑恶也扬善传美的转型,从注重反映问题到注重建设性解决问题的转型,从习惯关注某一社群到致力于不同社群间沟通的转型,从而使“小”民生新闻具有大社会情怀、大媒体担当。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湖北广电的《经视直播》《新闻360》等民生类新闻节目,深受党委政府和广大百姓的欢迎。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电视节目,增强电视媒体的引领作用,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2010年,我推动在深圳卫视创办《年代秀》节目,以不同年代为切入点,以时尚元素混搭为创意,通过分享各年代的典型人物故事,不同年代明星嘉宾的观点碰撞,展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既传承优秀传统价值观,又弘扬时代精神。节目迅速赢得人心,最高收视率达到同时段全国第一。在湖北,我推动创办大型节目《我爱我的祖国》。节目以轻松愉快的益智问答为主线,每期节目围绕一个主题,选出东南西北中5个省份,由两个明星队引领观众一道闯关。答题内容涵盖趣味方言、民俗揭秘、人文地理、绝活展示、非遗传承、历史重温、金曲回放等,或是新发现,或是“熟悉的陌生点”,但都与祖国相关。节目在欢乐中唤起人们的民族情感,激发人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潜移默化地构建起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身份认同,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多次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表扬。《大王小王》则是湖北卫视2012年9月新推出的一档道德类真情关怀访谈节目。节目由著名访谈搭档王芳、王为念主持,通过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情感故事,用温暖智慧的基调,传递阳光向上的情感关怀。节目“正能量”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短短3个月,已多次位居全国收视率第一。

洞察事物本质,真实记录时代,这是媒体的历史责任。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媒体人亲历着这场伟大的变革,有责任承担起记录时代、抒写历史的使命。2006年初,我在“阵地争夺战”初战获胜后,即和市委领导一起策划,面向两年后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制作电视作品,记录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后来,一部记录中国百年对外开放历程的《风帆起珠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庆典中央视播出的两部政论片之一;而另一部再现深圳市委书记以“杀出一条血路”精神坚持真理的电视剧《命运》,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朝鲜领导人还要去了100套,说是要以此推动朝鲜的改革。著名影评家仲呈祥说,《命运》是国内极少数直面近二三十年重大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它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命运》成功了,有媒体问我:“人们都知道改革题材的剧难做,都不约而同地避开它,你为何偏要迎难而上?”我说:“我做《命运》,是因为肩负历史使命,心怀感恩之情。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受益者,我们不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谁来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我来到湖北,又有幸碰上了一段必将载入中国发展史册的历史进程。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而经济外向度高的中国沿海也受累出现下行趋势,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并寄望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如何唤起发展滞后的湖北人建设支点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以《支点》为名,做3集政论片,上集《鼎足华夏》,展示在中国6000多年的文明进程中,湖北始终是顶托起华夏文明绚丽图景的中部支点;中集《天降大任》,书写在新中国60多年的时光轨道中,湖北又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中部支点;下集《铁肩担当》,则记录今天湖北肩负起中部崛起的国家使命,建设新时代中部支点的伟大实践。《支点》以历史推动新的历史,在湖北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我还致力推动“中三角”的构建。湖北省委提出了一个思路:湖北武汉城市圈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携手,共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带动中部崛起。据此,我提出策划,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和湖南、江西电视台携手,展开“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大型跨省联合采访。连续四五个月的立体化报道,为“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想,我们精心制作的《支点》《飞越荆楚》《汉江潮》和“中三角”报道等,正在记录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段光辉历史。

在记录当下的同时,我们还致力于追记过往的历史。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项目包括:与央视合作的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记录中华文明史上可以与长江、黄河并列的一条母亲河的《汉江》,艺术地再现为共和国贡献了两位国家主席、牺牲了14万儿女的红色土地的《铁血红安》,展现8年抗战的史诗性大剧《东方战场》。我想,追记历史,也是我们当下媒体人的一份责任。

宁可创新失败,也不因循守旧

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社会和传媒的“双重转型”日益加速;我们从事的是新闻职业,天天求新是我们的基本特征。不创新,就有负我们这个职业;不创新,就必然被时代抛弃。所以,我的信条是:“宁可探索失败,也不因循守旧;宁可在快步前进中跌倒,也不原地踏步。”

回想起来,我有幸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曾经将深圳报业集团打造成全国最具实力的报业集团之一,先后将两个排名靠后的卫视带入前10,先后将两个广电网络公司变成上市公司,先后将《直播港澳台》《国学小讲堂》《我爱我的祖国》《垄上行》等打磨成全国创新创优节目,先后获得多个“五个一工程奖”和影视大奖,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而创新,远不止这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走向市场。

我国的广电改革,最根本的是体制机制改革。我一直致力于对此进行探索。在深圳广电时,我提出了“从地方性媒体向全国性媒体跨越,从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集团跨越”的目标。在跨越过程中,我们对传统广电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节目形态和考核体系等进行了系统改革,激发了员工创新活力。到湖北广电后,我提出了“奋力打造与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称的现代传媒集团”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大力提升媒体影响力的同时,加快推进事企分开,成立台属、台控、台管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构建广告、网络、内容、文化+科技、相关实业等“五柱支撑”的产业结构,培育文化航母。并在北京成立了运营总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使其成为吸引影视人才、整合文化资源、研发优秀节目、运营北方广告、拓展衍生产业的基地,成为与各种资本对接的平台。目前,已经整合了3个节目团队、1个电视剧团队、2个广告公司,并参与发起组建了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大王小王》节目和《穿越长江——黄鹤楼神奇魔幻夜》就是由新引进的团队打造的。我们还与保利博纳股东合作,组建影视制作公司,加大影视剧内容生产,既为湖北卫视也为市场打造精品影视剧。而就在几个月前,湖北省有线网络公司以“湖北广电”之名,成功借壳上市。

通过媒介创新走向未来。

当今世界,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新媒体冲击,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媒介形态,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才能在这场受众争夺战中赢得生机。在深圳广电时,我不仅创办了新媒体网站、DV频道、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实体,还致力于实施新媒体化战略,建设融合新闻中心、构建多平台分发的内容制作中心。我还发起按照股份制方式组建全国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已吸收40多家城市台加盟。这是中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通过资本纽带组建的媒体联合体。李长春、刘云山同志均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肯定。李长春说,CUTV是“依托传统主流媒体占领互联网阵地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表示“完全支持”。

通过平台创新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舆论异常复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在深圳广电工作时,《直播港澳台》就致力于在大中华圈及东南亚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引导地区舆论,辐射中国软实力。我还组建国际公司,聘请香港TVB高管任公司总经理负责运营,聘请香港专业人士,按香港人的接受习惯编辑内容,再由境内政治可靠的人员把好导向关,成功地使深圳卫视进入港澳90%以上的家庭,赢得港澳台同胞喜欢,成为香港普语电视收视第一名。由我提出创办、得到中宣部和广电总局批准的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金鹏奖,永久落户深圳广电。至去年第三届时,已吸引60多个国家、3万多件作品参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短片大赛。

人民永在我心,责任永扛肩上,创新永无止境。我将继续弘扬长江韬奋精神,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为了人民的福祉,不懈奋斗。

(作者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

编校:董方晓

推荐访问:前行 情系 创新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