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小议

摘要:随着国家一系列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处于风口,备受关注。同时融合出版模式业已成熟,切入人工智能教育正当时。但该行业信息庞大、门类繁杂,需要不断积累,因此炒热点式的产品开发难免昙花一现。出版行业必须读懂政策、深挖内涵、明确受众、立体架构,才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形成引领性优势。

关键词:融合出版;人工智能;细分市场;立体架构

曾经引领数字革命的比尔.盖茨把当今时代称为“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他直言,如果非要在今天找到一个可以和他当年的选择一样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机会,那就是人工智能。从深蓝到AlphaGo,从风靡全球的犬型机器人爱宝到工业机器人、智能医用机器人、智能新闻机器人,已经带给人类足够的震撼。如果说这些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么,以我们常用的手机为例,指纹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无处不在,而各种智能播放器、语音助手也已走进千家万户。毋庸讳言,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新焦点,并将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版业在人工智能相关教育领域的成绩却并不突出。原因在于,传统的单一的出版模式既不系统也不能激发兴趣,或者跟风出版,缺乏针对性差和系统性,受众模糊。因此,要做好人工智能相关出版物的开发,取得行业突出地位,必须读懂政策、深挖内涵、明确受众、立体架构,最后利用融合出版建立一个内核精巧、外延丰满的出版产品体系。

一、读懂政策——国家规划层层递进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其中蕴含的人工智能建设内容正式被提到国家规划的高度。同年5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到的“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内容,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规划。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首次单独为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案。同时,该方案也是对《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人工智能分项)的具体落实。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7年8月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工智能立体化规划正式确立。其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递进式战略体系正式建立,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快车道上开始快速推进、有序发展。

二、深挖内涵——寻找出版的介入点

要促进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战略目标,首先要夯实基础,特别是人才基础。要建设一支可持续的人才队伍,尤其要使智能思维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注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环境。使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系统化,起点低龄化,人才梯度层次化、立体化。反观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情况,目前断层明显,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缺乏K12阶段的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整个社会还不具备普遍的智能思维。由于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拉低了大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起点,使得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的培养难度较大,目前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人工智能普及和专业技能教育,我们可以分成两条路径来看。第一,学校教育。2016年6 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由“创客运动”引发的“创客教育”热潮,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该规划所蕴含的信息化思想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埋下了伏笔。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具体的人工智能教育大纲都目前还在制定当中。对于出版而言,这既是难点也是机遇。难点在于没有具体的框架可供参考,机遇在于出版的广度、灵活度不受限制。尤其一些优秀产品的出版和使用甚至可为大纲的制定提供參考。第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范畴很广,对于出版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智能思维、提升大众整体智能思维和技术水平,垫高大学人工智能的起点。利用图书、数字制品,甚至借助互联网+技术等,向社会大众传播人工智能普及知识、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等知识和技术。

三、明确受众——规划出版细分市场

低幼群体。对于低幼群体而言,能够通过声音、图片、视频以及一些大众化的AI产品,感知人工智能。出版要关注模拟智能机器的学习过程和人类蒙童认识世界的相似性,即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多次重复地记忆(输入),找到同类事物的相似性,最后达到识别。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于该阶段的学生,出版要关注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地域差异。对于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首先要注重出版物内容的普惠性,在感知阶段多设置一些内容,整体上要以激发兴趣、培养智能思维为目的,然后遵循认知、创新的学习过程,逐步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软硬件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版物可借助数字技术从认知起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据兴趣和能力适当进行编程训练。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未来规划方面已经有了轮廓,可以进行一些逻辑、算法、语言等更高层次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兼顾教育均衡的社会责任,普惠性质的人工智能出版物也有必要继续开发。

大学以上群体。《规划》指出,要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譬如南京大学宣布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下设“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系统与应用”两个专业方向。说明大学已经开始进行人工智能细分专业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将更加细化,之前的高度科普型培养模式已经转向。出版行业要与该学科走在前沿的大学合作,进行更高层面的教学开发。

其他群体。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当时的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纷纷失业或顺势转型,譬如:马车夫转型为汽车司机,手摇纺织机上的织布工转型为蒸汽纺织机上的熟练技工等。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对哪些行业的从业者造成毁灭性冲击还很难预料,出版行业如何切入这个市场,对他们提供转型的智力和技能支持,值得出版從业者深思。

四、立体架构——规划出版产品细分门类

通过以上对受众的细分,同时考虑到人工智能行业信息庞大、门类繁多的特征,出版行业需要从以下门类着手,以数字化产品为主体,结合传统出版模式,进行立体化布局:

启蒙教育。对于启蒙教育产品,要依靠绘本和视频,展示机器学习和人类启蒙学习的相似性,能设计一些模拟性的实验。同时,能在家庭或者教育机构依靠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开放的问题,借以引导低龄群体进行初步感知学习。

普惠教育。英美等国目前已普遍在少年群体开展编程教育,尤其英国,已将编程教育写进教育大纲,6岁以上儿童必须接受编程教育。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特点,普遍地过早开展编程教育不现实。尤其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地区,普惠教育显得更为紧迫。普惠教育要更多地从感知和认识入手,起点要低,内容要通俗。出版产品要以纸质读物为起点,视频讲解类产品为主体,互联网+对接为外延,可以按小学、初中、高中分步进行内容开发。小学阶段注重科普、体验、动手、实践、获得。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图灵测试,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同时以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人脸识别为切入点,介绍和体验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和人类幼儿认识世界两种方式的相似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这些常见智能技术的科学原理;通过游戏和模式实验,体验无人驾驶的原理、体验“专家系统”如何识别、筛选大量的信息,进行决策和判断;最后介绍初等模块化语言SCRATCH,让学生感受堆积木般的编程过程,激发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初中阶段初步涉及算法、逻辑、基本编程,通过小学阶段的熏陶和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可以试着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结构,接触PYTHON和C语言,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运算,或者通过简单的小程序进行模拟控制;了解基本的开源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进一步了解图片处理、语音识别等基本原理。高中阶段主要介绍基本编程方法,高中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初步掌握了基本数据结构、逻辑运算等,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编程教育;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通过逻辑门语言的学习,感受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至此学生初步接触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该类出版物的目标在于培养智能思维,为人工智能的社会化普及和大学阶段的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打下基础。

专长教育。随着普惠教育的开展,一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对这一群体而言,普惠教育带来的科普特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与其对应的出版产品需要更加关注对学生专长的培养,需要以赛事为依托,进行初步细分,按具体门类分阶段深度开发。尤其要借助互联网+数字产品更新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利于交互的特点,进行分阶段深度开发。该类产品可以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特别是与赛事承办机构合作,使产品更有针对性。合作开发的另一优势在于许多教学案例和赛事案例容易形成庞大的云资源,形成滚雪球效应,实现产品的自我增值。

专业教育。目前大学及以上阶段人工智能的专业细分还处于探索和初步实施阶段,出版行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摸索进行切入。该类出版物要借助优秀院校的优势学科,合作开发、同步成长。在参与院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积累资源,建设数据库,形成云资源,进行更大范围的发行和应用。

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教育还不普及,对于出版行业而言蕴含着巨大的机会。随着融合出版的模式不断发展,出版深度切入人工智能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内容建设方面还需要有战略的考虑,需要立体化地构思,及时准确地实施,不要仅仅跟风炒热点。只有形成立体化的架构才能逐步在行业内形成引领性优势。

参考文献:

[1]徐贵宝.“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策略解析[J].世界电信,2016(3).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20/ 2018.12.20.

[3]苏令.人工智能来了,教育当未雨绸缪[N].中国教育报,2018.5.15(1).

推荐访问:小议 人工智能 融合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