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源“玉龙”腾飞

赤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使赤峰享有“中华龙的故乡”、“红山文化发祥地”、“契丹辽王朝故都”等中华文明之源的殊荣。伴随着雄浑激越的改革开放进程,赤峰正步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建设,富民强市并重的新征途。2010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这里召开。为了系统总结赤峰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推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提升,实践杂志社调研写作组,于会前赴赤峰市进行调研采访,探寻改革开放的发展环境、发展优势、发展前景,探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党建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向全区展示赤峰市——

赤峰,蒙古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因城区东北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位于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总人口460万,是蒙、汉、满、回、朝鲜等30个民族和睦聚居的地区。境内草原、山峰、沙漠、森林、湖泊、温泉、冰臼、珍稀动植物一应俱全,有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和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喀喇沁蒙古亲王府、达里湖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赤峰有着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经历过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四大文化发展高峰。这里因出土了世界最早的龙型器物——红山碧玉龙而被称为“中华龙的故乡”;因新石器的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在这里发现而成为“红山文化发祥地”;历史上曾雄踞中国北方的契丹族政权——辽王朝的上京遗址、中京遗址均在赤峰境内,因而被称为“契丹辽王朝故都”。除了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富河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外,辽代以后的古寺、古塔、古墓、古战场等遍布全市各地,发现古代文化遗址达6800余处之多。

今日赤峰名片: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今日赤峰,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雄浑激越的脚步走上现代化之路。

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时代大潮澎湃希望,卓绝奋斗铸造辉煌。今日赤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快速步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建设,富民强市并重的新征途。近年来,赤峰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战略,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突出抓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项重点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12.9亿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总收入82.3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85元,均增长10.5%。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近年来,坚持“三化互动、工业优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赤峰地下矿藏丰富,现已发现矿产70多种,矿产地1200余处,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锡、金、银、钨、钼等金属矿和煤、石油、萤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有色金属、黑金属、贵金属储量丰富,潜在经济价值非常可观。在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方面,赤峰市通过大力探矿增储、整合资源、推进规模开发、实施精深加工、促进产业延伸升级,打造大矿山和采选冶加一体化企业集团。现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达到180户,冶炼及加工企业41户,已经形成了日处理有色金属矿石8.3万吨、年冶炼62万吨、深加工13.2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金属产业链基本形成。2009年,仅国维矿业3万吨铜钼选场、中色10万吨锌冶炼、亚鼎10万吨无氧铜杆这三个产业完成增加值2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9%。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工业的55%,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能源工业迅速壮大。“追风逐日向天要电,以煤为媒借煤生财”,这是赤峰市发展新型能源和煤化工产业两大经济板块的生动写照,风电和煤化工产业成为该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打开全市风电开发图,总蕴能1800万千瓦的L型风电基地上,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松山区等风电项目次第排开。大唐风电、国电龙源电力、中电投等18家风电企业完成投资140亿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加上煤干石发电,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由中电投公司投资46亿元的在建的中电投大板电厂260万千瓦机组和中电投松山区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即将并网发电。松山区引进全区首家生物发电项目,每年消化标杆10万吨,年发电7100万千瓦时。全市煤炭生产量达到近2500万吨,阿鲁科尔沁旗绍根煤田、元宝山区露天煤矿扩能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在建的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燃气工程,投产后可年生产天燃气40亿立方米。国电集团的合成氨和尿素项目、九联煤化公司的捣固焦和投资60亿元煤制甲醇项目也在建设中。阿鲁科尔沁旗日处理矿石15000吨的敖仑花铜金属矿、鑫源矿业、新天山矿业选矿厂扩建等一批项目先后投产,日处理矿石3000吨的铜钼选矿厂年底建成投产。

工业园区建设如雨后春笋。宁城县建成的中京工业园区,主要特色产业是食品、化工和彭润土加工等,已投产达效的年屠宰肉牛6万头规模的内蒙古东方万旗肉牛产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化肥的辽中京化工有限公司等。喀喇沁旗着力打造的工业园区是自治区命名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国第三大铜业企业云铜集团10万吨电解铜项目落地、亚洲知名的氟化工企业年产6万吨的山东东岳集团项目入园。阿鲁科尔沁旗和林西县工业园区以生产水泥等建材为主,入驻的鑫天山水泥集团公司和兴安水泥厂,淘汰落后产能,植入绿色发展基因,发展前景看好。目前,赤峰市各旗县区建成或在建各自特色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而且有不断发展壮大之势。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94.1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3亿元,增长24.3%。

自主创新已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巴林左旗投资7300万元建成投产的内蒙古健元鹿业集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该企业是“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作为国内唯一通过GMP认证鹿产品深加工企业,已自主创新研制出120多个种类的产品。到2009年末,赤峰市专利申请累计达到2050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34件,“绿鸟鸡”“草原鸭”“巴林石”“宁城老窖”等品牌蜚声全国。在喀喇沁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自主创新的金峰、云铜、东岳、亚鼎等企业成为“上下游”循环企业,形成了从粗铜冶炼到电解铜再到铜杆、铜线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的入驻,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大唐集团依托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燃气项目,对煤制天燃气关键技术进行国产化开发和工艺改进研究,已申请两项专利。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赤峰市有中小企业1.5万户。他们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在准入、融资、土地、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金融机构放大使用,定向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各旗县区都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市担保中心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达1.3亿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赤峰市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发挥其繁荣经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作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支持本地企业与市外企业搞好资本和技术联合,做强主业,做优品牌,做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搭建政企对接平台,及时倾听企业合理诉求,帮助解决融资、技术、品牌等方面难题。

推荐访问:腾飞 之源 玉龙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