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 (全文完整)浅谈社工站如何搭建儿童互助平台

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 “多元共治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一、服务背景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财富愈加丰富,人们对社区治理与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 ,供大家参考。

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

  “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

  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

  一、服务背景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财富愈加丰富,人们对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但是,当前社区工作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区事务繁杂、专业性不足等实际问题与其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亟须搭建起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阵地,并以此扩展服务空间、赋能基层服务工作者、培育社区内生力量和丰富服务内容,进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和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实现从传统社区管理向现代社区治理的转型升级,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元共治

  长效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服务方案,通过打造空间阵地,搭建服务平台,提升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半径,以需求为导向,借助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一载体,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积极打造“多元互动、多方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社工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目的。

  二、服务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社会工作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防范和化解各类危机;对社区困难群体通

  过需求调研,掌握真实需求,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解决实际困难,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对社区特殊人群采取危机介入的方式,密切关注各类特殊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社区矫正、危机干预手法,引导组员纠正偏差行为,调节不良情绪,改善错误认知,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定期心理辅导,帮其重塑自信。

  三、服务逻辑

  根据社会社工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要求,分析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工作要求、建设标准和服务内容等。通过打造标准化空间阵地,搭建区域一体化服务平台,依靠由“一个智库、两支队伍、三社人员”组成的“123智囊团”,筑造全方位服务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社工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

  四、服务方案

  (一)服务内容

  1、打造标准化空间阵地

  打造标准化空间阵地,让服务有阵地。社会工作服务站应具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设施”,并按专业要求优化服务环境,在建站选址、空间分布与赋能、运维制度建设、品牌形象打造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给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站设置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小组活动室(培训会议室)、专业学习空间团体活动室等,使居民感受到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重要性和专业性,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2、搭建区域一体化服务平台

  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需坚持党建引领的领导核心,引导多方社会主体参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升社区各类主体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搭建区域一体化服务平台。发挥社工站资源中枢作用,撬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社会资源和志愿者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协同参与作用,强化辖区整合服务资源效能。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方法,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留守空巢老人、留守困境儿童、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等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员,提供精神慰藉、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3、提升专业化团队支撑

  建立由“一个智库、两支队伍、三社人员”组成的“123智囊团”。“一个智库”是指专业督导团队。社会工作服务专业性比较强,需要专业人才运用一定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使社会工作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服务满意度,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两支队伍”指社会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开展社工服务的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必不可少。他们不单是社区的主人,不单是社工服务链的终点,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服务工作规划的重要参与者,构建社会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居民寻求帮助的主动意识。

  “三社人员”即社区、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社会组织人员。社会工作服务依托社区平台,通过链接资源,扩大服务面,使现有社工服务资源充分整合,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彼此协同,依靠“三社联动”以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123智囊团”也有更高的要求。一是所有人员都需要拥有社会工作服务的热忱和掌握社会工作服务的技术。二是实现服务专业化和科学化。即实现社会工作、心理学、医学、护理学等多样化专业的融合,实现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多岗位的配合,实现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社区矫正、健康教育及其他社会支持等多领域服务能力的结合。三是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组织协调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动员并开发他们的力量,有组织、常规性地开展服务。四是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人员要做到共享与共建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让社区有能力及有志于社工服务的各类主体的工作协调起来,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同时要强化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特别是社区精英的共建意识,以共同目标和共同需求为纽带,群策群力。

  4、筑造全方位服务模式

  在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把服务活动延伸到所管辖的医院、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形成以点带面的服务效果。把服务触角伸向社会末梢,伸向社会最基层、最底层,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实现多元联动,吸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与公共服务和基层

  社会治理,筑造全方位服务模式。

  (二)介入行动

  1、社会工作服务站服务宣传。社工联合卫生健康、公安、司法、民政、残联、学校、企业和社区进行社工站服务宣传工作,悬挂横幅标语,发放社工站服务清单和宣传彩页。

  2、需求调查及评估。社工通过“守株待兔”和“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对居民进行服务需求调查,从侧面了解居民生活的状况并撰写调查报告,制定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社会参与。通过组织和鼓励重点人群参与志愿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关心社会发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个案辅导。社区特殊人群尤其是社会救助对象、困境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及其家属受到一定的社会标签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自卑、抗拒关怀、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其社工具有不利影响;该类人群会产生短期生理反应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根据他们的特殊心理状态,采用"情绪-认知"心理疗法进行个案辅导,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顺利回归社会。

  5、心理咨询。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人重点关注,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为其提供情绪疏导的途径和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心理辅导和援助,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抗逆力,以达到在不经意之间调节某些群体惯常思维与行为的效果,预防或解决人们的不良心态与问题行为。

  6、关系调适。社区居民在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等关系上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不良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或困难,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座谈会,组织成员开展小组活动、户外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找出不良关系中常常出现的冲突、障碍与纠结的心理原因,觉察并改变习惯性的自动化反应,促进成员之间交流和沟通模式的改善。

  7、实地回访。对社工服务对象通过定期回访、电话联络、信件往来、QQ或微信等手段,在不影响其学习、工作的前提下,坚持保持联络畅通,定期面谈,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动态,努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效果及社会意义。

  8、建立服务档案。前期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专业测量工具评定服务对象现状,在服务结束后,再使用相同的评定工具对服务对象进行测评,从而获得有效的量化数据。通过规范的档案格式,建立服务对象前中后期的社工档案,有利于社会工作服务的规范化和长期化。

  (三)项目进度安排

  实施阶段

  服务目标

  服务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质性研究等手法,了解目前社工站建设现状,利用社区网格化系项目前期

  需求调研

  统,联合相关部门对社区居民进行摸底,建立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库;问卷调查和访

  谈,对社区居民需求状况进行评估,完成需求调研报告,拟定具体的服务方案。

  与医院、学校、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社工站建设做准备;联系社区志愿者资资源整合

  源,为开展的服务做充分的准备。联系相关的专家(如律师、心理咨询师)加入督导、顾问团队。

  根据介入方法,实施活动计划内容,建立项目中期

  项目实施

  服务对象记录表及相关档案资料库,定期汇报。

  在项目实施的最后一个月通过自评、专家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方式进行总结评估工作,将好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分析反思经总结评估

  验教训。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了解项目项目后期

  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督导对社工进行评估,使社工反思在项目工作中的作为,以便社工能够快速成长。

  宣传推广

  撰写典型案例,供其他社工参考与交流。

  五、服务策略

  (一)明确社会工作职业任务

  社会工作职业任务主要包括: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与技

  能,提供帮困扶弱、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行为矫治、社会康复、权益维护、危机干预、关系调适、矛盾化解、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服务,帮助个人、家庭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支持系统;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需求评估、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行动研究;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帮助督导对象强化专业服务理念、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解决专业服务难题;协助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与考核,引导和组织志愿者开展社会服务。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对社工站人员的专业化培养,不断提高其职业化、规范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面对社区居民日益提升的服务需求,应开辟多元化的人才吸引和培养渠道,将社工、专业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吸收进来,形成一支能够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心理服务和志愿服务的服务团队,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专业人才到社区参与社工服务。

  (三)构建有效的服务措施体系

  服务措施体系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对不同居民群体、不同需求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社工服务,使社区居民更乐意接受,从而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社工服务的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一是要丰富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的途径,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工服务的接受度;二是注重服务

  对象的个性化差异,面向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关注社区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实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构建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

  建立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评估社工服务开展的水平和效果,督促社工服务有效开展,为社工服务的开展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事实依据,确保社工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形式主要包括:①由社工编制社工服务效果问卷,通过向社区居民开展调查来了解社工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②开展现场实效评估,向接受社工服务的居民现场了解服务的效果及需要改进的方面;③将社工服务纳入部门工作考核范围,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监督。

  (五)构建正确的舆论宣传体系

  通过舆论宣传体系,加大对社工服务的宣传,提高社会各层级对居民社工服务的关注度,强化社区居民参与社工活动的意识。一是通过宣传加强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度。社工服务的开展只有依托行政平台,才能极大地体现工作成效,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工服务的扶持力度,帮助社工服务部门解决人员缺乏、知识、技术及场地等方面的问题;二是争取大众传媒和舆论的支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加深社区居民对社工服务的了解,正确认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巩固社工服务的效果;三是加强在社区内部对社工服务的舆论宣传,优化社区人文环境,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创造和谐的社区氛围,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六、服务宣传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发达,应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意义,做好政策解读,加强正面引导,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宣传媒介

  网站宣传:历下区政府网站、济南社协网站、其他相关网站;

  QQ群、微信群宣传:义工联络QQ群、微信群;

  微信公众平台:街道或社区公众号;

  邮箱:将项目信息以邮件形式发给社区居民、家长、志愿者等;

  新闻媒体:联络济南的新闻媒体,在适时给予适度的报道;

  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app,拍摄或直播令人触动的视频、音频,提高心理服务知晓度。

  (二)宣传方式

  简报:服务结束后制作简报通过网络传播,扩大服务影响力;

  宣传语:征集社工站服务宣传语,在社区、学校等地发放;

  公益广告:服务对象、志愿者等群体一起拍摄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广告,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播放,扩大服务宣传范围。

  通过宣传,引起大众对社工站的高度重视,了解与掌握社工站服务内容,培养居民主动求助的意识,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推荐访问:浅谈社工站如何搭建儿童互助平台 社会工作 长效 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