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博物馆的多元化展览空间叙事——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

栗佳欣,舒美英,蔡建国,3*

(1.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 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
3.浙江农林大学 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幸福生活指数日益提高,博物馆与公众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城市都有其专类博物馆。然而,大多地市博物馆展陈手法单一、空间布局重合、风格设计趋同,无法吸引民众进入参观,使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功能大大削弱。博物馆作为本土文物展示的重要桥梁,不仅承担着展品宣传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更是加强文物藏品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纽带与催化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中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基于其复杂多变的展览空间设计形式,探讨中国茶叶博物馆多元化的展览空间叙事特征,以期为专题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茶博馆”)位于杭州,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以茶文物收藏系统专业、茶文化展览生动科学、茶学研究教育独具特色、茶事活动丰富为优势的专题博物馆,集文化展示、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茶艺培训、互动体验及品茗、餐饮、会务、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是中国与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也是茶文化主题旅游综合体[1]。

1.1 主题明确性

从叙事性设计的角度来说,专题博物馆在其展馆内的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从展品、文物、图像、场域、文字说明等叙事媒介和叙事元素中去体验一段历史,知晓一个故事,学习一种文化,领略一种精神[2]。专题博物馆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展示主题,以展示主题为核心,突出主题的历史演变、人文习俗、文化风貌等,体现其地域性与独特性,使之风格迥异、内涵丰富。因此,专题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应在遵循空间叙事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主题与设计风格,形成主题鲜明的展览空间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展示主题进行叙述,从而使观众形成独特且深刻的主题印象,使其成为当地文化名片。

1.2 整体协调性

博物馆对社会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文化的丰富性[3]。在博物馆展览空间建设过程中,应满足藏品内容丰富、社会教育功能显著、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美学价值突出等特点,但目前在专题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环节中,设计者很有可能过于注重某一细节,导致博物馆主题叙述不充分不完善,忽视了博物馆整体的广泛性与联系性,致使整体不协调,主题与展线出现模糊错乱的现象。专题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需要设计者以宏观的视角为观众提供清晰完整的叙事路径,对其内容进行完整表述,使专题博物馆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

1.3 体验丰富性

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表现为对参观者的体验和公民文化空间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4],“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广泛运用,“博物馆存在的合法性不是关于什么,而是为了谁”的表述也进一步提高了观众的核心地位[5]。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民众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展览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观众的需要。大多数专题博物馆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设施,导致观众体验性不佳、文化精神得不到熏陶、内心感知不到位等问题。专题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叙事设计应以提高观众的互动体验为目标,运用多种叙事策略、结合多样叙事手法来丰富展示内容,使观众在游览过程中通过自身五官感受及逻辑思考形成内心复杂多样的感知体验。

2.1 单线式叙事

单线式叙事是一种普遍的、经典的文学叙述模式,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以一条叙事线索为出发点,故事时间和现实时间基本相同,将故事情节根据时间先后顺序组织起来,围绕一个事件呈线性向前发展,叙事线索清晰明了,便于掌握,叙述过程集中,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

茶具厅以时间顺序为叙事线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各历史时期茶具的发展轨迹,展示了自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的灰陶罐至当代的紫砂龙井壶,每一件茶器都有自己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场景,同时也包括了其他国家茶具的种类及形态,在这个展厅可以看到茶壶、茶匙、茶釜、茶则、盏托、执壶、茶碾、储茶罐等各种与茶有关的器具,表明了器与茶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几百件展品充分印证了“器为茶之父”这句古话。

2.2 多线式叙事

与单线式叙事结构不同,多线式叙事是用两条及两条以上的线索共同呈现出同一个主题的叙事结构模式[6],每条叙事线索都是一个叙事单元,各叙事单元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独立是因为每个叙事单元都是一条完整的叙事线,有各自的子主题,且单元内部有各自的逻辑关系;
关联是因为每个叙事单元的子主题都在响应着同一个大主题[7]。多线式叙事结构又分为多线平行式叙事和多线交叉式叙事,多线平行式叙事是指使用多条叙事线索并置突出一个主题,每一条线索都在独立地叙述一件事,彼此之间互不影响,叙事要素清晰可见,各条线索平行分叙;
多线交叉式叙事是指各叙事线索之间会有交叉重叠,之后再分开沿各自情节过程行进,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结构上更为复杂,体现了叙事者多元化的叙事途径,但无论各叙事线索走向如何,最终都会回归到共同的焦点——主题。

茶博馆基本陈列“中华茶文化展”通过“茶史钩沉”“名茶荟萃”“茶与人体健康”“茶具艺术”“饮茶习俗”等专题,设置了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等5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5个展厅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独立,在子主题内容叙事上又相互关联。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讲述了茶从苍莽丛林走入市井百姓的故事,每一个展厅都从一个角度,从古至今,用文字、图片、器物、场景还原、3D投影等形式描绘了茶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多角度、多层次地勾勒出中国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路径,体现出茶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不解之缘,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独特魅力。

2.3 散点式叙事

散点式叙事目前常用于绘画与电影艺术中,所谓“散点”,即视点的分散,意指从不同层面、通过多个视角叙述故事内容,各场景之间没有固定的内在逻辑,但组合起来却能共同表现同一个主题。

茶俗厅介绍了中国富有代表性的地域茶俗,以场景还原的叙事方式真实地讲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饮茶、爱茶的日常生活。例如藏族蒙古包酥油茶的饮茶场所、云南傣家竹楼的烤茶场景、摆“龙门阵”的四川茶馆以及明清时期极盛的徽商茶庄,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展现了我国茶文化面貌及我国人民与茶的种种联系,在茶俗厅,是一场跟着茶叶走遍全国的旅行。

3.1 由室内建筑转向室外园林

专题博物馆的展览空间通常被界定为该博物馆的展馆建筑这一静态要素,然而,封闭空间的陈列展示既使展览文物远离原生环境,也会让观众在参观游览时感到枯燥乏味[8]。部分专题博物馆意识到这一问题,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室内展览空间的封闭感,转而延伸和拓展到室外园林空间,并加入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体验功能,打造出具有主题特色的旅游综合体式博物馆。以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展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参观模式,与此同时,展品作为景观的一部分,也增加了室外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9]。

茶博馆通过营造优美舒适的园林馆区环境,使建筑室内的展览空间延伸和拓展到室外,曲径通幽的小路、碧绿青翠的茶园、逶迤连绵的群山、古朴典雅的凉亭以及富有韵味的题词楹联匾额都成为了另一种独特的展示手段。与室内展览不同,室外展览空间更具自然与活力,观众行走其中,能以最真实的生存环境看到茶树的生长状况,能亲手触摸茶叶、动手采摘,而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也使观众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取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与享受。观众既参观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也了解了茶叶妙用、园林植物、生态景观等自然科普知识。博物馆学“出口斜坡”理论指出,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靠近入口的效益较好,越接近出口效益越差,呈现出效益递减的现象,即观众对展览的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下降。而茶博馆的观众博物馆疲劳感极低,室外新鲜的空气、秀丽的山地茶园风光、江南园林的淳朴清新都会使他们消除疲劳,在放松的状态下得到更多的收获。且茶博馆不设围墙,无明显馆区边界,景观视线通透,借室外园林景观丰富馆区内部环境,正如《园冶》中提到的“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博物馆与茶山、茶乡、茶园融为一体,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水乳交融(图1、图2)。博物馆展品的概念得到了拓展与提升,不仅限于室内建筑展示的柜台文物、标本,也包括各种围绕茶文化主题的植物、园林小品、铺装、水体、园路等园林要素,甚至亲自动手采摘、炒制、冲泡茶叶的观众本身也成为了茶博馆“展品”的一部分。

图1 被茶园环绕的双峰馆

图2 无明显边界的龙井馆

3.2 由线下实体转向数字网络

当今电子信息迅猛发展,传统实体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在时间空间维度都受到冲击,在许多博物馆中,大量文物藏品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并且珍贵历史文物的材质脆弱,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完全依赖实体博物馆展示不太现实。为此博物馆依托科学技术实现了由线下实体向数字网络路径的转变,例如近年来,线上展厅和网络直播等参观形式迅猛发展,一些大型知名博物馆开通了数字网络服务,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也由线下转为了线下线上相结合。博物馆馆长还亲自录制短视频,介绍博物馆以及馆藏精品,视频在其博物馆网站首页展示,帮助观众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借助馆长个人形象拉近博物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切感,让历史文化知识生动有趣。在展示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展示工具与软件、技术进行具体的渲染与展示,进而实现展示效果,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体验。

茶博馆近年来在不断尝试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致力于由线下实体转向数字网络叙事路径的建设,目前已建成网络互动馆区,依托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双官网、双微博、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致力于让茶插上“文化”与“科技”的翅膀,跨越时空限制,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线下线上”网络馆格局的建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龙井馆、双峰馆、网络馆三馆无缝对接。

3.3 由单一个体转向多元联合

如今,各地市普遍建设专题博物馆,展示当地最富有历史文化与人文气息的珍贵文物,但由于地域局限性,许多外地观众并不能随时随地进行参观,同时,展品的宣传与传播存在信息不对等、滞后性等缺陷,为了让公众及时参与展览,“让博物馆走出去”和“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应运而生,由单一个体转向多元联合的博物馆叙事模式被推崇并加以应用。

茶博馆以茶展厅基本陈列为依托和蓝本,开展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种陈列活动,有在本馆藏品中提炼主题内容并在本馆临时陈列室展示的,有受邀为全国各产茶地政府、著名制茶公司设计的茶主题博物馆方案,也有专门为茶产区基地设计的茶主题展览。从本馆开始逐步辐射到世界其他国家,与其他博物馆进行主题联合,已经成功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具有茶文化特色的专题展览与联合展览,例如:《注春啜香——中华茶文化巡回展》、与英国联合举办的《咏春拳馆——中国茶文化展》、与迪拜共同举办的《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等等,很好地延伸和扩展了本馆的基本陈列,使得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完整,带给观众多元化的视听盛宴,满足了观众多层次多体验的需求。

作为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代表,专题博物馆是一个有内涵、有故事的人文场所。通过多元化的展陈方式,结合有效的叙事策略与叙事途径才能构成一个内容完整、故事生动、情节丰富的叙事空间。

茶博馆作为一座独具茶文化特色、展陈方式丰富多样的专题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平面展示,以独特视角将展览空间延伸到室外,设计者通过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编排布局、极具特色的叙事手段,围绕观众的感官体验,诠释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强调了“博物馆服务于人”和“使受众成为主体”的观点。茶博馆不仅茶主题突出,园林景观也自然优美,很好地反映了山地地貌的茶园特征,尊重自然、重视生态,结合了历史人文,既是一座茶主题博物馆,也是一处隐于山野、巧妙精致的茶文化旅游公园。

猜你喜欢茶文化博物馆空间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空间是什么?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1期)2021-03-29茶文化的“办案经”民主与法制(2020年19期)2020-08-24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博物馆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世界各地的茶文化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19年8期)2019-08-27露天博物馆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11期)2016-01-27博物馆幼儿智力世界(2009年5期)2009-07-22QQ空间那点事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推荐访问:博物馆 为例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