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博尔术,洪 鹏,张 宇,邓绍晖,葛力源,陆 敏,李 楠,马潞林,张树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 泌尿外科, 2. 病理科, 3.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191)

肾细胞癌是全球第1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第二常见的肾癌病理亚型,国外文献报道其占肾癌的10%~15%[4]。根据肿瘤细胞的排列层次和细胞核分级,pRCC被分为1型和2型。有文献显示,病理分型为2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pT分期较高的患者组织学恶性程度更高[4-5]。但目前国内文献对于上述恶性程度较高的pRCC鲜有针对性的预后分析。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114例pRCC的病例资料,并从病理分型、pT分期、手术方式的角度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pRCC患者,数据来源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数据随访资料库。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pRCC,排除嗜酸细胞和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提取性别、年龄、pT分期、核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脉管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数据,其中pT分期参照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标准,核分级以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WHO/ISUP)分级系统为标准。

1.2 随访

记录病例的临床随访资料、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是否存在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采用无进展生存期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即以患者接受治疗作为起点,以观察到疾病进展或者发生因任何原因的死亡作为终点。对于死亡前就已经失访的患者,将末次随访时间作为终点。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用数量及百分比表示。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精确Fisher检验,多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似然比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

2.1 总体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114例患者,占同期本中心全部肾癌患者的6.8%,有30例(26.3%)在确诊时即已发生转移。其中男性91例(79.8%),女性23例(20.2%),患者平均年龄(57.3±12.6)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1±3.1) kg/m2,肿瘤平均最大径(5.5±3.6) cm,详见表1。随访时间为1~10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死亡11例,存活103例。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5.6%,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1.2%。

表1 114例pRCC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Table 1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14 pRCC patients

2.2 1型与2型pRCC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本组患者中,1型pRCC共42例,2型pRCC共72例,两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见表2。1型和2型pRCC患者在年龄(P=0.046)、BMI(P=0.008)、手术方式(P=0.001)、肿瘤最大径(P<0.001)、有无脉管癌栓(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pT分期(P<0.001)和核分级(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型和2型pRCC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4%,1型显著优于2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图1)。

2.3 2型pRCC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2型pRC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与2型pRCC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为2型pRCC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无脉管癌栓的2型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曲线见图2。

2.4 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曲线(图3)提示,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低于肾部分切除术患者(P=0.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是根治性肾切除术后pRCC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表明,脉管癌栓是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表4)。

图1 1型和2型pRC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曲线Figure 1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curv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pRCC after surgery

图2 有无脉管癌栓的2型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曲线Figure 2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curv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pRCC with and without vascular cancer embolism

图3 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无进展生存曲线Figure 3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curves in pRCC patients undergoing partial nephrectomy and radical nephrectomy

表2 1型和2型pR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ype 1 and type 2 pRCC

2.5 高pT分期(T3~4)pR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BMI、肿瘤位置、手术方式、核分级、有无脉管癌栓、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肾上腺转移均不是高pT分期pRCC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表5)。

pRCC是原发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由Mancilla-Jimenez等[6]在1976年首次报道。本组pRCC病例约占同期本中心全部肾癌病例的6.8%,与文献报道的10%~15%[4]存在差距。虽然pRCC的2个主要形态变异最早在1986年Thoenes等[7]的肾肿瘤分类中即被描述,但直到1997年Delahunt等[8]才根据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将pRCC分为2个亚型:1型pRCC的乳头被单层或双层小细胞所覆盖,胞浆稀薄,细胞核小且呈卵圆形,核仁不明显;
2型pRCC有大量嗜酸性胞浆,核呈假分层或不规则分层,细胞通常有大的球形核,核仁突出。国外研究报道,pRCC在男性中发病率更高,男女比例可达1.5 ∶1~2 ∶1[2, 9];
本组患者男性占79.8%,男女比例接近3.95 ∶1。一项针对242例中国pRCC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2型患者更为多见(1型和2型比例约为1 ∶1.95)[10],与本研究近似(1型和2型比例约为1 ∶1.71),但国外的研究却提示1型比2型更为常见,二者比例接近3 ∶1[11]。国内外1型和2型pRCC发病率的差异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国内有研究报道,pRCC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3~57岁,肿瘤最大径在5.2~5.6 cm[12-13]。本组平均发病年龄(57.3±12.6)岁,肿瘤平均最大径(5.5±3.6) cm,与上述研究接近。由于pRCC的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大多数pRCC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本组患者经体检发现的pRCC占全部患者的68.4%,其余患者则表现为腰痛(14.9%)和血尿(16.7%)。

国内外多项研究对1型和2型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但目前的结论仍存在一定的争论。一项国内研究显示,与1型pRCC相比,2型pRCC肿瘤最大径更长(P<0.001),此外,2型pRCC可能有更晚期的肿瘤分期(P<0.001)和更高的 WHO/ISUP分级(P<0.001)[10]。一项韩国的研究发现,2型pRCC患者的发病年龄比1型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2型pRCC患者的肿瘤分级更高,但两者在性别、BMI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Pan等[15]的研究纳入了102例pRCC患者,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亚型、临床症状、TNM分期、WHO/ISUP分级和手术方式均会影响pRCC患者的预后,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是pR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akov等[16]对395例pRC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临床症状、有无脉管癌栓、TNM分期、Fuhrman分级、pRCC分型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与pRCC分型相比,Fuhrman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更强。

表3 2型pRCC患者预后相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Table 3 Univariate and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the prognos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pRCC patients

表4 根治性肾切除术后pRC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Table 4 Univariate and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RCC after radical nephrectomy

表5 高pT分期pRC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Table 5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rognosis in pRCC patients with high pT stage

本研究结果显示,1型和2型pRCC患者在年龄(P=0.046)、BMI(P=0.008)、手术方式(P=0.001)、肿瘤最大径(P<0.001)、有无脉管癌栓(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pT分期(P<0.001)和核分级(P<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部分结果与既往研究相似,但本组不同分型pRCC患者间年龄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与既往研究不同,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验证。结合现有文献报道,相较于1型pRCC,2型pRCC与脉管癌栓、较高的核分级、较高的TNM分期的相关性更大。

既往研究表明,1型和2型pRCC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8%和91.9%,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1.3%[10];
Ku等[17]对70例pRC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1型和2型pRCC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6.4%和62.7%。本组1型和2型pRCC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4%,与上述文献一致,均表明2型pRCC的预后更差。因此,我们进一步对2型pR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pT分期和脉管癌栓与2型pRCC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为影响2型pRCC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手术方式也是影响pRC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肾部分切除的T1a期、T1b期及T2期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式,而肾部分切除术仅适用于部分T1a期肾细胞癌[18]。Fernandes等[19]的研究也认为,对于T1期pRCC应尽可能行肾部分切除术,而T2期则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型pRCC相比于1型pRCC的T分期更高,肿瘤分级更高,且更具有侵袭性,因此,2型pRCC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可能性更大,这可能会对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手术方式和分型的关系造成偏倚。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方式对于pRCC患者的预后具有影响(P=0.004),但随后对2型pRCC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不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0.100),这与Hong等[10]对242例pRCC患者的分析结果一致。同时,多因素分析还提示,在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中,pRCC类型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因此,对于T1a期的2型pRCC患者,肾部分切除术仍是更好的选择。

对严重程度较高的pRCC患者(pT分期高、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分层分析提示,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pT分期、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脉管癌栓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pT分期较高的pRCC患者(T3/T4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没有发现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Begg等[20]发现,在患者数量更多的医院和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会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但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同一医院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所执行的手术,基本可以忽略术者对预后的影响。本文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回顾性研究造成的偏倚和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等,还有待于增加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验证结论。

综上,本研究对p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型和2型pRCC患者在年龄、BMI、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有无脉管癌栓、有无淋巴结转移、pT分期和核分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脉管癌栓是2型pRCC患者和高pT分期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猜你喜欢根治性生存率分级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9期)2022-04-19『5年生存率』啥意思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7期)2021-07-17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26期)2020-11-17“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7期)2020-07-13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世界知识(2018年19期)2018-11-21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世界知识(2017年5期)2017-03-18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投资者报(2017年9期)2017-03-14完形填空分级演练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2014年11期)2015-03-11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4年17期)2014-11-15

推荐访问:预后 病理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