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研究

李为,蒋雨珈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可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更应将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懈努力。面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加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校不良风气滋生、社会非主流声音宣扬、媒体“碎片化”负面舆论营销诱导等各种新挑战,高等学校尤其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緊紧把握“四新”,剖析时势,探究如何更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作为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重要参考手段,可见其对于新时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由此,笔者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以及教育环境五个维度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探讨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对象、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主体四个层面为思路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为后期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思政工作效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思政工作效能;
思政工作效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22)05-0126-12

一、研究背景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根据《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本科教育“体量”达到世界第一,质量亦稳步提升[1]。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740所,本科院校成为高校增长最重要的生力军[2]。据统计,我国2020届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突破874万,较2019年增加40万人,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3],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12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其中大陆高校仅7所,对比美国27所高校、英国16所高校的强势地位,我国高校整体质量尚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我国离实现“教育强国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了实现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国务院于2015年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应运而生,即“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4]。此后,党中央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决策。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提到,“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2022年1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力求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6]。可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着学校各项工作生命线的位置,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判断“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是否具有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和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因此,作为代表高等教育体系水平与质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更应以身作则,发挥“领头羊”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适时把握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高质量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科、教学、科研的关系,贯彻落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重磅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名单。根据首轮“双一流”建设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同时,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7]。可见,新一轮建设紧紧围绕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和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为重点,时刻以高校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为指引,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此外,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而教育的首要工作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心怀“国之大者”,培养学生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让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并践行“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可以认为,我国“教育强国”梦想的实现,需要一支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群体作为支撑,而只有具备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水平和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才能称之为一流的大学。由此演绎出的问题是,判断高校具备一流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思政工作的效能水平何以评价?思考与研究这一问题正是笔者及其学界朋友的共同学术期待。

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及其学术进展

(一)效能评价及思政工作效能评价内涵解析

其一,何为效能。学术界对效能的定义不尽相同。《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或者事物所具有的影响力[8]。有学者认为,效能指为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或系统期望达到一组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能力,是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所获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9]。效果是在给定的条件下由其动因或其他原因或多因子叠加等行为对特定事物,所产生的系統性或单一性结果;
效率是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
效益则表现为效果与利益。实际上,效能、效率、效果、效益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能以效率为基础;
效益以效果为基础。效能高并不一定表示效率高,效果好并不一定表示效益好。可见,效率、效果、效益之间既是传导关系,又是递进关系,一般情况下是正相关,但不一定是正比例。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的效能限定在教育领域,因此,可将效能看成是教育过程中投入有限的资源后产生最大化的教育效益[10]。由此,效能评价特指教育领域内学校对学生实施意识形态影响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有的影响力效能评价。

其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如何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确性与效果方面的有利性。从静态看,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主要表现为工作成效,即工作上有能力取得成功,相关思想政治工作功能都能得到应有发挥;
从动态看,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特别是信息时代具有精确、实时、快捷、高效的时代特征;
从功能看,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主要表现为凝心聚力铸魂,传递正能量[11]。

在此背景下,笔者将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定义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后,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和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该工作成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广泛地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工作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12]。它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和评估的活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便是判断和检验高校是否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从文献分析结果看,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学校效能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一是关于学校效能概念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学校效能”的界定大多从学校的实际活动出发,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比如,有学者认为,应从学生成绩、学校发展、学校质量和效率、学校氛围、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等方面阐述“学校效能”[13];
也有学者认为,“有效学校”是指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比学生从其自身已有特性出发所期望的进步更大[14]。国内学者大多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学校效能”,尤以孙绵涛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学校效能指的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从而符合形势发展的各种需要,以达到实现一定教育目标的目的[15]。二是关于学校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学校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从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层面思考。国内学者大多从学校自身出发分析影响效能的主要因素[16]。国外学者对于学校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查普曼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认为学校效能质量取决于学校内部的影响;
二是英国学者莫蒂默的经典研究,认为高效能一般表现为明确的管理制度、教师默契配合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的意识、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等[17]。三是关于学校效能测量与评价的研究。作为学校效能运用于实践的重要一环,学校效能的测量与评价对于推进学校工作十分重要。学者们试图运用多种专业模型和测量工具研究学校效能,区分学校效能具体影响程度。国内有学者认为,学校效能评价必须坚持两个理念,即增值理念和“净影响”理念[18];
国外学者谢伦斯则认为,效能测量就是实现最终目的[19]。四是关于学校效能提升策略的研究。国内学者偏向从内外两方面提升学校效能,如从树立效能观、优化组织结构、重塑学校文化、加强师资建设、发挥领导作用、注重与外部的沟通交流等方面提升学校效能[20];
国外学者则主张主要从内部因素来提升学校效能。

三、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诉求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保障。2021年3月,全国两会授权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21]。作为代表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标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形势新要求,守正创新,建设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为何评”“谁来评”“评什么”和“怎么评”等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与反馈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22]。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实质上是为了弄清楚思想政治工作“为何评”的问题。只有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发动机”“减振器”作用,并对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发挥进行客观评价,这反过来也为培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本文着重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以及教育主体层面、教育客体层面、教育载体层面及教育环境层面展开,深入剖析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

(一)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把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一是把好大学生思想的“总开关”,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贴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强化问题意识,务求实效,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对这些规律和规范的把握,客观上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工作实践中为实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大学生,主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特点,自觉运用其规律,科学地组织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客观上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效果,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便是为了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效果的落实和发挥,可见这一实践效果反过来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加深了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

(二)从教育主体层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意义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和严要求,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主体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一定问题,学术不端、治学不严等问题频发,教师重科研、轻教书育人现象突出,这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当前的思想动态,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是否落到实处,而且也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劳动效果,显示出其能力与水平,这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如何打造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为培养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学校发展的青年一代奠定了师资基础。

(三)从教育客体层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滋养,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要满足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服务,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加之互联网+的迅速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激进主义盛行,甚至鼓吹读书无用论,“佛系”心态、“躺平”思想占據一定市场,这无疑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代表中国教育质量最高水平的一流大学,除了要求所培养人才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有国际视野和创造能力等一流的专业素养外,更应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在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一方面能帮助大学生在信息爆炸的多元价值和多种思潮激荡并存的时代中,找准正确的成长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能指引大学生正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将自身的需求置身于服务社会发展中,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必然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与任务的价值导向,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从教育载体层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意义

载体是联系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的纽带与桥梁,具有承载和传递功能。没有载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过程[24]。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载体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科学有效的效能评价体系能直接推动和帮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使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更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具体而言,一是效能评价体系的及时反馈有助于敏感地洞悉当前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检视师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改进、肃清不良风气;
二是效能评价体系反映的问题及其解决有助于凝聚队伍合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
三是效能评价体系有助于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便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22]。作为航标和指挥棒的效能评价,其最重要的价值便是提供评价标准,指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方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内涵式发展[25]。

(五)从教育环境层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价值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并形成互动[26]。积极正面的互动环境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视野,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最终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建设,而负面的环境则阻碍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尤其是面临当今开放的世界,加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极大变化,这也从客观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处于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如何甄别不良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育人氛围,培养出优良校风和学风,使之成为助推一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臂力,并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作为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体系构建与设想

为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期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体系提供一些思路和原则,详见图1。

(一)工作内容选择: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正确选择思政工作的内容体系

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要求思政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做好三个把关:一是把好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总开关”。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是把好青年大学生观念上的“问题关”。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贴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把好青年大学生教育的“实效关”。强化问题意识,务求实效,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因此,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内容可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

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的一流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中国梦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评价应紧紧围绕是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目标,对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国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效果评价,从学生的思想源头上固本培元。

(1)理想信念教育。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逐渐世俗化和功利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等,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在所难免[27]。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新时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广大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28]。因此,高校必须把握现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理想信念教育。

(2)党史国史教育。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党史国史知识的缺乏,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中国国情的模糊认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铭记历史,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这不仅对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中国国情,正确认识党情和国情十分重要,也能助力大学生在深入学习党史中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不乏青年大学生个体中存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義等边缘化价值倾向。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中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4)中国梦教育。当代大学生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吃苦怕累、拈轻怕重现象。国内某知名调查公司开展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选择倾向于高薪、稳定、好的福利待遇,地区选择上多倾向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可见,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国家的意识,更多集中在个人实现上。所以,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教育,引导学生正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将中国的复兴梦和个人的梦想相结合,将自身需求置身于服务社会发展中,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高校组织结构层面的内容

作为坚持党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应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以建设基层党组织为抓手,以十大育人工程为重点,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基层党建工作上,坚持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同时加强师生队伍党员工作的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29];
另一方面坚持以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等十大育人体系为重点开展高校管理、教学和服务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评价应以此为标准,评判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十大育人工程建设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师生队伍建设层面的内容

一方面,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主体,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德行和人品不端等师德师风问题,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突显;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由于受到世界多元文化和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其思想不同程度受到拜金主义、崇洋媚外、“丧文化”“毒鸡汤”文化的腐蚀。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师者应先提升自身教育素质,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此外,要贴近当下学生的实际思想,破除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信心,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评价应以师生队伍为重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践行效果进行评价。

(二)工作对象选择: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本质性,高度重视思政对象的接受性以及日常表现的变化性

不同素质的思政对象,对思政教育的接受性和容纳度不完全相同。素质高的思政对象不一定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和容纳度就高,同理,素质低的思政对象也不见得对思政的接受性和认可度就低,这其中并未形成线性关系,更多取决于思政对象本身固有的价值取向以及其本身的先进性。因此,在开展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工作的效果,务必考虑这一特性,紧贴学生个体实际,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行为。一方面基于思政对象的接受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学生不同的个性,那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除了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个性培养计划,如对高接受度的学生鼓励入团入党,发挥朋辈榜样的力量。对低接受度的学生开展红色电影观看,革命基地实地走访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基于思政对象的日常表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大学生的“三观”尚在“拔节孕穗”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一旦形成固化思维便难以改变。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高度重视思政对象的日常表现,对其行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突出类型行为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青年大学生重点进行法治教育、对沉迷恋爱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对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等。

总而言之,基于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政工作应立足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路径,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30],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堪当民族复兴使命的人才。

(三)方式方法选择: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变化性,切实关注教育传播的情感性与时代性

具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思政工作者与思政对象的情感交互性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思政对象会基于个人喜好,选择是否接受你的思想,如認可你便悦纳你的思想,讨厌你便否定你所有的思想,这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此外,班级的集体性、整体性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进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可见,开展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时,需要注意培养和思政对象的情感联系,同时不能单一从某方面判断思政工作的效果,需要综合研判。

基于以上特性,为使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效果落到实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然要考虑根据不同的思政对象的喜好程度以及当下时代的发展,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一方面,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紧密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慕课、钉钉、QQ、微信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调研了解学生的喜好,增强自身人格魅力,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授课,真正做到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凝聚志同道合的学生群体建立社团,有效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契机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红五月”系列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戏曲进校园”等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良好育人效果。

(四)多元主体选择: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性特征,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而人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特征[31]。这一典型特征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时,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一是教师层面。教师是思政工作开展的承担者与实施者,即教育者,同时也是思政工作的学习主体和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主体,主导并制约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进行;
二是学生层面,即受教育者,学生是思政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既是思政工作的学习主体,又是思政工作的评价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思政工作开展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最能检验思政工作是否真正有效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便是受教育者自身;
三是从管理主体层面,指思政工作的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各级单位的党政工团的有关人员、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以及专业化、专门化的评估人员。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而论,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教育评价学视角,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重塑和体系构建进行了思考。研究认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从思政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以及教育环境五个维度,认识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重要价值,并从思政工作的内容、思政工作的对象、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评价的主体四个层面深入了解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架构,为未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提供研究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及其结论尚处于探索思考阶段,必然存在许多不足。由于总体偏理论研究,对思政工作效能评价的量化实践性研究薄弱,对“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的思考尚不完善,实践中仍然需要对众多内容进行深化研究,诸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评价探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探索、基于质化评价的评价探索等可能是未来的重要学术方向。可以认为,未来思政工作效能评价应创新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新时代的技术手段,采用多种专业模型和测量工具等实践性方法,科学合理地构建完整的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以期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一流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效果,进而实现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公布[EB/OL].(2021-03-21)[2021-04-12].http://www.ysusp.com.cn/gnxw/12310.html.

[2]教育部发布2020全国高校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EB/OL].(2020-07-09)[ 2020-12-19].http://education.news.cn/2020-07/09/c_1210694062.htm.

[3]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多少人?[EB/OL].(2020-07-21)[2020-12-19].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6324341119500507.html.

[4]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11-06(6).

[5]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

[6]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22-01-29)[2022-0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

[7]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名单![EB/OL].(2022-02-15)[2022-02-18].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60280092&ver=3977&signature=QJHOTt7W0AKRBLU9QpfbUKaCt49aGTbXh5-D2fue6aPP0kpy-HEHZXcC2kYLcKDOQJ0OuLdcP-woxdQVlWI7eY7-5wMb7fDXz2V7mYmDeF7rtz-MwQvrtS0eWZmYOpfu&new=1.

[8]呂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04.

[9]杨杰,方俐洛,凌文铨. 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40-51.

[10]查广云.高职“效能德育”模式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6(20):85-86.

[11]王新.“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研究[J].管理观察, 2015(33):27-29.

[12]陈艳萍.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J].文教资料,2006(14):21-23.

[13]REYNOLDS D, TEDDLIE C.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M].London:Falmer Press,2000:
7-165.

[14]MISKEL C, MCDONALD D, BLOOM S.Structural and expectancy linkages within school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J].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83,19(1):49-82.

[15]阮景婷.学校效能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论纲:以山东昌乐外国语学校为例[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16]汤林春.学校效能的学校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8):30-34.

[17]魏会超.以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效能提升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8]霍艳青.学校效能研究概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8):3-4.

[19]杨道宇,温恒福.西方学校效能研究40年[J].比较教育研究,2009(3):76-80.

[20]郭沛.提升学校效能的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6):63-65.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04-12].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2,217.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

[2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5]冯刚,严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理论思考与发展展望[J].云梦学刊,2019(4):82-88.

[2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2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08)[ 2020-04-12].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009/c40531-25793731.html.

[28]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EB/OL].(2020-12-03)[2021-03-1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2/03/c_1126815860.htm.

[29]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EB/OL].(2016-12-08)[2020-12-09].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0]思政工作怎样接地气入人心[EB/OL](2017-03-05)[2020-04-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01/17zt01_mtkjy/201703/t20170306_298314.html.

[31]鲁杰,王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25-31.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fficien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 Wei1, JIANG Yujia2

(1.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2.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judge a country’s development level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groups determin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enhance China’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made a series of strategic decision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with a view to 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lifeline of all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related to the two fundamental issues of “who, how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and “what kind of university to run and how to run a good university”. It can be seen that a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force for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regard first-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of running schools,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and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new connot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s well as various new challenges, such as the distortion of students’ values, the uneven quality of teachers, the breeding of unhealthy tenden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motion of non-mainstream voices in society, the “fragmented” negative public opinion marketing guidance of the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four innovations”,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plore how to give more effective play to th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cultivate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who are worthy of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refor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five dimensions of the regular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tself, educational subject, educational object, educational carrier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four lev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ntent, objec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ubject. It lay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責任编辑彭建国)

猜你喜欢效能思政政治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8期)2022-06-14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年6期)2021-08-13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推荐访问:效能 中国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