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T2,mapping定量参数在肩袖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与SSV、DASH的关系

李铁军, 魏 超, 唐犁春, 姜喜玲

1. 集宁师范学院体育与运动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2.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1;
3.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4.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肩袖是围绕肩关节的一组肌腱,在运动过程中当肩部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时,可发生肩袖损伤(RCT),其患病率约占肩关节疾病17%~41%,且随病程延长可引发肌肉萎缩,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2]。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于RCT诊断的重要检查方式[3]。近年来,MRI技术不断发展、提高,T2 mapping是一种新型MRI技术,基于多个梯度回波采集信号,能定量分析损伤组织中各种成分含量改变情况[4]。2014年,国外学者Matsuki等[5]首次报道根据T2 mapping定量评价肩袖肌肉脂肪变性,但其研究对象并非RCT患者。国内T2 mapping在RCT中的研究已逐渐开展,有研究指出T2 mapping在RCT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6,7]。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MR T2 mapping定量参数在RCT患者中水平变化情况及与预后功能转归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80例运动致R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动类型包括羽毛球、跳绳、网球等。纳入标准:经肩关节镜检查诊断为RCT;
单侧,损伤分级≥Ⅰ级;
无上肢功能损伤病史;
年龄>18岁;
无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自主行为能力良好,能配合完成研究;
保守治疗无效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治疗;
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患者;
骨折患者;
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
妊娠期、哺乳期或月经期女性。根据RCT分级分为3组:A组(Ⅰ级,n=25),平均年龄(30.26±3.71)岁;
B组(Ⅱ级,n=39),平均年龄(29.84±4.15)岁;
C组(Ⅲ级,n=16),平均年龄(31.39±3.92)岁。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运动类型、患侧、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和MR T2 mapping扫描。仪器为美国GE HDXT型3.0T磁共振扫描系统,8通道线控阵肩关节线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臂自然平放,患侧肩部尽量接近扫描区域的中心位置,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冠状位T1加权、轴位T2加权脂肪抑制、冠状位质子脂肪抑制、矢状位质子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完成后行冠状位T2 mapping序列扫描,T2 mapping参数:TE 10.2~81.7 ms,TR 1000 ms,Flip 90 deg,FOV 18 cm×18 cm,回波链长度8,矩阵320×192,带宽31.25 kHz,层厚3.0 mm,层数18,层间距0.6 mm,激励1次,扫描时间274 s。由2名经验丰富(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MRI骨骼肌诊断主治医师以双盲方式完成对所有的MRI序列图像阅片。

根据MRI常规序列检查结果对RCT分级进行评估,0级:肩袖形态正常,信号低且一致均匀;
Ⅰ级:肩袖有比较正常的形态,低信号均匀一致,有短线样高信号或弥漫性高信号出现;
Ⅱ级:肩袖形态异常,肌腱较薄,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改变;
Ⅲ级:肩袖存在较明显低信号影中断,或高信号影取代低信号影,且累及肌腱全层[8]。

将T2 mapping序列扫描数据上传至GE-ADW 4.6工作站,经Functool T2 mapping软件处理形成肩关节T2 mapping的伪彩图。于伪彩图上测定感兴趣区的T2值,测定区域选取冈上肌肌腱圆形与面积为1 mm2部位,对外侧、内侧、中间3个区域分别进行测定,若存在RCT,则测量肌腱完整部位的中间、内侧、外侧,对于肩袖完全撕裂,则选择肌腱回缩部位的中间、内侧、外侧进行测量,均测定2次取平均值,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

治疗及肩关节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均择期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治疗,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后给予统一的功能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主观肩关节评分(SSV)[9]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表(DASH)[10]评估肩关节功能,SSV、DASH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SSV分值越高、DASH分值越低,提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2.1 3组影像学特征比较

A组,RCT分级Ⅰ级。典型病例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形态正常,肌腱完整,肌腱信号异常,近肱骨头附着处为散在高信号影;
MR T2 mapping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均匀绿色-黄色,未见明显异常,滑囊、关节腔未见明显改变。

B组,RCT分级Ⅱ级。典型病例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形态失常,不规则、变细,肌腱完整,肌腱信号异常,肌腱关节面条状高信号影;
MR T2 mapping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变细,不规则绿色-黄色,滑囊、关节腔未见明显改变。

C组,RCT分级Ⅲ级。典型病例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形态失常,肌腱连续性中断,液性信号充填,断端回缩,关节腔、肩峰下三角肌滑囊液性信号影,高信号;
MR T2 mapping扫描显示冈上肌腱内出现灰色条状影,关节腔、肩峰下三角肌滑囊呈灰色改变。

2.2 3组T2 mapping定量参数比较

A组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均明显较B组、C组低,B组明显较C组低(P<0.05)。见表1。

表1 3组T2 mapping定量参数比较

2.3 T2值与RCT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均与RCT分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T2值与RCT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2.4 RCT患者手术前后T2值、SSV、DASH及各指标差值比较

与术前相比,RCT患者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及DASH分值均明显降低,SSV分值明显升高(P<0.05)。见表3。

表3 RCT患者手术前后T2值、SSV、DASH及各指标差值比较

2.5 ΔT2值与ΔSSV、ΔDASH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CT患者手术前后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ΔT2值与ΔSSV、ΔDASH分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4。

表4 ΔT2值与ΔSSV、ΔDASH的相关性分析

目前,临床诊断RCT的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X线、超声、CT、MRI、关节镜等,其中关节镜是诊断RCT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诊断方法,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1]。上述影像学方法均为无创诊断方法,以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最高,且具有多序列、多方位、多参数等成像优点,可显示复杂解剖结构,诊断RCT的价值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12,13]。

近年来,临床中MRI诊断RCT的序列也在不断优化[14,15]。T2 mapping是能定量检测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含量与分布的新型MRI序列,可敏感反映软骨的损伤,进而评估关节软骨微观结构的生物学变化[16]。刘新新等[17]将T2 mapping序列扫描应用到45例RCT患者中,结果显示其能准确对冈上肌脂肪变性情况进行定量评估,且T2 mapping值越大冈上肌脂肪含量越高,提示冈上RCT程度越重。为RCT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T2 mapping或许能应用于评估RCT分级,故本研究以RCT患者的RCT分级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MR T2 mapping检查不同RCT分级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发现T2 mapping采用序列为多回波的自旋回波,获取T2加权系列图像,能产生T2 mapping伪彩图,伪彩图上肩袖蓝色和关节腔积液灰色形成鲜明对比,能够较好地显示肌腱缺损程度,以区分RCT程度,从而对不同分级的RCT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RCT分级判定的准确性。且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RCT分级患者的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RCT分级增高,各部位T2值逐渐升高,与国内相关研究[7]一致。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均与RCT分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通过MR T2 mapping测定RCT患者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可对疾病分级进行评估。T2值能够对软组织进行量化分析的原理在于其与蛋白多糖、水、胶原的含量、排列结构具有密切关系,T2值较高提示肌腱胶原纤维排列与结构紊乱,T2值较低提示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及结构完整[18,19]。正常冈上肌肌腱中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且结构完整,附近组织水含量适当,T2值较低。但随着RCT患者损伤程度的增高,损伤的肌腱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程度越严重,超微结构严密性下降,部分胶原纤维甚至发生崩解,内部水分子流动性增强,导致水分子含量增加,T2值随之增高[20]。因此随着RCT分级的增加各部位T2值逐渐升高。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T2值在RCT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T2值明显降低。说明T2值变化情况与患者预后功能转归有关。这是因为随着RCT患者病情的改善,冈上肌肌腱中胶原纤维排列、水含量等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肩关节功能也随之恢复,T2值随之降低[21]。通过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发现RCT患者手术前后冈上肌腱内侧、外侧、中间ΔT2值与ΔSSV、ΔDASH分值呈正相关,提示通过测定手术前后T2值变化情况有助于对预后功能转归情况进行辅助评估。

综上可知,RCT患者的RCT分级升高其MR T2 mapping定量参数随之升高,且各参数变化值与预后功能转归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属于T2 mapping在RCT中应用的初步探讨,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未探讨T2值诊断RCT分级的具体价值,且RCT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功能转归的影响很关键,针对上述不足仍需要在后续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冈上肩袖肌腱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MRI定量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判定价值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年4期)2022-07-19冈上肌体积重建与定量分析对冈上肌撕裂术后肩关节外展功能的预测价值浙江医学(2022年9期)2022-05-22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肩关节镜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9期)2021-01-18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20年1期)2020-08-24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9期)2016-06-01

推荐访问:定量 损伤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