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丁海俊

【摘 要】在初中阶段,中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地位较为稳固,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都得到迅速发展,从国家层面对体育成为中考项目提出要求,在业内人士来看,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培养运动习惯方面,学校体育仍面临诸多挑战。所以在初中体育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下文将对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还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应试教育;初中体育;现状;对策研究

中国的教育模式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下,体育教育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也不能达到体育教学效率预期的效果。只有将培养全能型人才作为新课改进行后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一、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滞后

体育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与实践,老师可能就不愿意在教学过程中花费大量精力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死板无趣。虽然现在中考的科目中存在体育考试,但并没有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只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抛开教材,整节课进行考核项目的练习,即使是初一初二低年级的体育课也开始渗透中考项目的专项练习,让学生应付了事。因此体育教师要想完成自身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目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思想上还是相对比较滞后,没有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也不能有效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对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对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另外虽然有些教师认识到了体育教学需要创新,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功利化,课堂教学总是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成绩的提升,也让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板,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中没有新意

初中体育课都在一遍遍练习中考项目,如篮球绕杆跑满分了,不代表学生会打篮球、喜欢打篮球,结果通常是中考完了他一辈子都不再碰篮球。那些中考项目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由此甚至不喜欢体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想打造高效、有趣的体育课堂教学,老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筛选,应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对体育的兴趣,考试也要跟上这样的形势。通过学生体育学习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初中体育课堂,要能够认识到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育测试的内容也比较缺乏实效性,注重成绩,但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真正的提升。

(三)在教学过程中终身体育教育完全被忽视

可以将体育与各阶段的教学看成是一个稳定的整体,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并不只能专注于中考项目的教学,应该做到多项目共同进行。体育中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校的教师以及校长能够对体育教学有更多的关注能够逐渐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的发展终身体育教育。但老师、家长以及领导都对这一目的产生了误会。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考试而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没有把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锻炼习惯的培养,保证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因此老师要注意体育锻炼的开展,让学生产生体育的意识。

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一)青春期身体成长与心理成长不协调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体会进行成长与发育,学生容易心理敏感或情绪起伏较大。体育运动往往会受到心情的影响,心情较差时不想运动,心情较好时,又有其他的事情耽误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可能会被其他科目占据,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也就不重视了。学生在心理上面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和情绪的不稳定都会对体育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限制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体育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维持学生稳定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掌握调节情绪的办法,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

(二)课堂地位的转变与心理内向

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并不擅长体育运动,但实际上体育运动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科学表明,只要是一个正常青少年的他就肯定会拥有一项以上的体育天赋。但即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天赋,也不一定会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很多学生因为自己在一项体育运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能力不突出,就会失去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愿意进行自我展示,心理上面会比较内向,从而影响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增强体育锻炼,并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紧张心理,抛弃以往的内向性格,真正用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课堂中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味的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听从,他们自己也应该主动向老师进行学习方面的请教。但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体育课堂教学演变成体育中考项目训练课

在体育项目加入到中考的项科目中之后,在体育课堂中,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自从体育也是中考的一部分之后,在体育课堂上学生总是开展一些与中考关系密切的项目,比如长跑、跳绳或一些中考球类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在体育课堂上进行身体素质锻炼。体育课堂可以将中考项目作为教学重点,但体育中考不能成为老师教学的唯一目标。老师可以在体育課堂的学习中将中考项目有计划的进行,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关注体育中考,又能从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教师可以把中考的项目和学生日常的一些体育运动进行一定的整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体育训练时计划性的渗透中考的考试项目,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新颖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才可以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也为学生更好的参与中考项目训练奠定基础。

(二)体育中考结束意味着学校体育教学的结束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只有3/10的学校能够在中考结束后进行体育教学,其中2/10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而1/2的学校则是将体育课改成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中考中体育项目的结束,也意味着体育课教程学的结束。从这一教学现状可以看出,体育中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对体育中考考试项目的准备,而对于教学大纲中的任务是否完成并不十分关心。面对这种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终身体育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四、应试教育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

体育教师是培养我国体育人才的前线,而新时代教师也是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领头人,那么就应该对体育教师的自身教育观念进行创新。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目标就是其进行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指明灯,也是提升教师工作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体育教师应首先对自身拥有一定“应试教育”的思想进行转变,要明白自身教育的出发点是体育教育的本质,而不是体育考试的相关项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体育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体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自身的教学使命感,促使体育教师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运用具有更高科学性的教学手段。

(二)采用体育模块教学手段

当前很多中学学校都配置了很多教学设备,保证了教学资源与设置,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模块选课的手段选择兴趣的课程,模块课教学方式以及手段的不断创新,产生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学校体育这门学科,却没有真正的去运用很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对教学资源进行利用,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真正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期盼感,才能促使自己的学习速度以及体育成绩的提升。为此教师除了要作为授课教师外,还要成为一名研究者,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借助新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才能有效提升中学生的体育素养,也为他们参加体育测验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教师在平时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很强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勤加思考。首先让学生合理分组,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在一起活动中的乐趣,并且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抱以尊重的态度,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设出一个体育社团,社团的成员可以是学校领导,也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中的干部等。有了社团的建立,也就可以进一步开展更多的趣味性比赛,增强学生之间交流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中学生的自身身体发育对他的学习效率会产生直接有密切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体育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对学生的身体锻炼。这需要教师学生进行双方的努力,教师要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和创新,而学生也要正确明确自身在课堂中所拥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夏思永.体育教学论[M].北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66-67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8):11-13

[3]李阳.中考体育制度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6):34

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实质)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不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这种教育制度在中世纪和近代的东亚和欧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制度,因为可以透过师傅带领和严格培训,大量培育技术性人才,但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改革下,开创性通才需求大增之后逐渐改行“素质教育”,而东亚国家则仍然坚持应试体制。

这种教育方式为填鸭式教育的一环,将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犹如填鸭般,就是在鸭子饲养的过程中养鸭者用含糖量高的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而其他如鸭子划水生存的能耐等,不会是关注重点。

一、开启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各个地区的教学资源的水平和数量也参差不齐,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落后而且应试教育稀少,发达地区却拥有先进的教学资源。素质教育能满足发达地区的公平竞争,选拔出优秀和有创造力的人才,但却忽略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其本質是比拼教学资源,是不公平的,最终结果只会是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而贫困地区却越来越贫困。应试教育虽存在弊端,但却能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让贫困落后的地区也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二、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中考、高考是中国现行的选拔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参加高一级教育的方式。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不仅是学生竞争压力大,对社会来说也是考验。不实行考试制度就等于为官员腐败"走后门"埋下种子,全面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又费事费力。应试教育考试的好处是,无论报考者有多少,只要调整难度系数,即可以筛选出值得录取的学生。这个过程不需要大量专家的参与,成本很低。

三、可以全面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校生可以接受全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扎实、全面的基础,也让不再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至于成为一个文盲,新时代经过系统学习的人不容易被不科学的东西影响,唯有违背科学,不尊重客观事实才是洗脑。

由于在应试教育中,重大考试被称为是“一考定终身”,机会只有一次。因而应试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一场豪赌。

近些年由于中国内地的大学扩招导致严重就业困难。社会上,经常出现数十人争抢一份工作的情况,大学生起薪甚至低过农民工,导致“读书无用论”再度兴起。

中国于2007年6月1日颁布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试图遏止应试教育,但收效甚微。

猜你喜欢应试教育对策研究初中体育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应试 现状及 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