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竞争激烈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众多的高校而言,怎样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校教育实施的一个关键任务。为了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新形势下的种种变革,高校就应该在学生素质测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综合测评运作机制,所以,寻求更多的测评方法,探求科学的测评模式成为高校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时代在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改革的浪潮之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掌握专业知识显然已经不够,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所以,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怎样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完善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实用性强的测评机制是众高校应该思考的出路,对于众多的教育科研部门来说,这也是始终难以绕过的一个话题。

一、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建构原则

(一)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从目前通用的素质测评机制来看,很难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要,而从我国的发展现实情况来看,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依靠高校来开展。与社会转型的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相比,人才培养的发展程度要远远滞后于其它方面的发展。目前,高校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对其进行归纳,主要表现为:

1.概念化倾向十分明显。在对一些标准进行界定时,常用的综合测评模式是全面定性与部分定量,这种评价在运用的过程中应该坚决避免概念化模式的出现。目前德育测评主要还是依据的沿袭千年的古代标准,导致了内容缺乏科学性,评价机制不甚合理,操作难度较大。

2.在对学生“智育”进行考量时,主要的依据是分数。过去的发展中,我国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灌输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创新性越来越被忽视,学生唯考分为重。虽然一些人已经逐渐认识到必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关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途径,不过高校在测评模式改革中依然坚持以考分为主,因为这一标准与其它标准相比具有较强的定量特征,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创新积极性被挫伤,主体意识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二)体系构建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在构建大学生素质评价模式时,首要坚持的就是遵循导向性理念。它在评价时做到了对于评价结果的考量,保证学生的个体素质,个人品质在一定的规则引导下实现快速发展。其一,应该坚持总的教育导向,遵循基本的教育方针。第二,在评价时应该坚持全面为主,整体优先,以此为着眼点贯穿新背景下的培养理念,实现培养目标。

2.评级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原则。按照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标准。标准的设计也应掌握一定的技巧,确保测评的效度。一些学生日常表现优异,在评价过程中就应该坚持鼓励原则,此外,评价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通过分数来予以保障的。内容上以定性为主,标准评定时考虑定量原则,这样建立起来的测评模式才是科学的,测评体系在操作起来也才会具有针对性。

3.遵循科学性,把握操作性。综合测评的目的是全面考量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判定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落实时应该坚持科学的理论引导,确保活动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与落实。在对体系进行制定时不仅要顺应人才发展需求,也要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此外还应該在指标设计方面下功夫,确保设计出来的指标是具体的,明确的,坚决避免抽象化问题的出现。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在国家全面部署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促进了学生平等受教育的实现,也是推进健康发展、协调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它兼具综合性、社会性以及发展性。按照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基本目标,,综合考虑其基本内涵,在完善素质测评机制时应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遵循党的路线。国家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行为做了比较明确的规范,测评设计也体现出对党的路线的全面贯彻。在设计测评指标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同时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接班人。

2.常规教育体现社会需求。目前,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表现卓越,对于单位而言,他们在选择员工时除了喜欢那些创造力强、操作能力强的员工之外,也偏向于录用那些社交能力强,拥有较强合作意识的人才。所以,学校在设置测评指标时应该优先考虑这些要素,保证测评体系的科学合理。

3.考虑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需求及阶段性特点。在构建测评体系时不仅应该顺应个体身心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对教育规律有着严格的把握,杜绝抽象性评价指标在整个测评机制中的出现,确保我们的测评是具象的,操作简单便捷的。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

第一,予以充分重视,扩大宣传。综合素质测评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作为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同时还为保研、就业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所以应该让每一位大学生对测评机制有着明确的了解,这与他们的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让他们充分认识测评的意义所在。此外,高校其它部门也应该适当参与,保证测评结果的公正性。

第二,测评运作透明,杜绝徇私舞弊。素质测评在制定时比逊遵循一定的流程,这是保证公平的基础。首先,要汲取民众的建议,使所有的测评模式、测评环节、测评人员都接受师生的检验。一些师生对其中的一些环节不了解,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解答;其次,测评机制一般是通过分数来量化表示的,对于其中的一些加减分细则应该进行明确的说明,使参评者心中有数;最后,对于结果一定要公布,让师生明确最后的结果,保证整个流程的民主化与公平化。

第三,认真总结,优化测评方式。测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在整项工作结束后,要针对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认真梳理,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操作性强的应对策略。对于那些在测评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内容,要让师生积极探讨,聆听他们的建议,确保测评机制的人性化。针对最后的测评结果要仔细研讨,找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部门,对教学提出一些修正,进行方案的及时调整。这样就能够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测评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胡慧君.精准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19(6):81-82.

[2]刘华发.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8-29.

[3]马丽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J].时代教育.2020(5):65-66.

[4]滕丽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理论及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02-104.

[5]李宇飞.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J].山西青年.2020(5):50-52.

[6]马晨宇.基于学分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71-72.

作者简介:

倪天予(1981—),男,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硕士研究生学历,计算机专业,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体系构建大学生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4期)2019-07-22大学生就业趋势民生周刊(2018年13期)2018-08-22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7期)2016-12-06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3期)2016-12-06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廉政瞭望(2016年8期)2016-09-12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网球俱乐部(2009年6期)2009-07-30

推荐访问:探析 新时期 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