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赵凯丽 韩东晓 陈倩

【摘  要】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发挥着“5678”的重要作用,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活跃市场、创造财富、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当前经济的新形势,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缓解中小企业困境的对策建议,指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融资服务,以支持中小企业从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苦练内功,加快发展,从而尽快走出困境。

【关键词】新形势;
支持;
中小企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062-03

1 中小企业发展基本现状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且绝大部分处于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要重视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高于98%。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術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活跃科技创新、灵活扩大就业、坚定实行改革、稳定产业链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支撑社会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2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挑战

2.1 资金紧缺运行压力加大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夹击下,各行业中小企业运行不同程度受阻,经营困难加剧,研发减少,产品竞争力不同程度下降。同时营业收入骤降,现金流紧张,资金链断裂风险大,降低了中小企业运行的稳定性,运行压力加大。

从企业层面来看,一是资金需求量较小但使用频率高,与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和代价;
二是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条件,导致在银行融资上存在劣势;
三是融资视野较为狭隘,没有长期融资计划且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股权融资、融资租赁、上市融资等融资方式开展较少。

从金融体系层面来看,一是中小企业广泛采取的银行融资渠道中,国有商业银行“惜贷”,倾向于向优质大型企业贷款;
二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关注度不高,缺乏从长远发展来培植潜在利润增长源的视野或眼光,银企双赢、银企共生的理念还未形成;
三是目前担保体系不健全,本就缺少抵押的中小企业又因缺乏信用担保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从政府层面来看,出台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普遍适用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少,虽然成立了专门政府类的投资基金,但总体来看,基金数额有限,且在支持企业时门槛较高,倾向选择有项目的优质企业,而此类企业也是银行等机构争夺的客户,融资并不困难。相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想要获取政府基金支持难度较大。

2.2 科技创新能力不高

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科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研发,但是受人才、资金等影响,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是短板,一是成果转化少。现实中存在专利证书多,成果转化少这一现象,科技成果转化是处在企业研发和产品之间的鸿沟,实验室产品并没有真正转化成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所以加速落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二是专业人才少。科技研发需要人才支撑,大企业注重培养,且为人才提供好的平台和环境,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与此对应的,是无优势可言的中小企业,招不来、留不住,中小企业面临人才困境。三是协同创新少。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协同研发,共同达成科研合作攻关,是既实现产品精准适应产业发展方向,又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举措,同时有效疏通产业链“难点”,但在调研中了解到,具有一定研发能力,又能与龙头企业协同发展,迅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小企业较少。

2.3 数字化应用程度不高

有数据显示,数字化应用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对客户的维护、运营成本的高效节省,使得在疫情中表现出的韧性更高。但在走访调研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智能化是应对未来人力成本上升的有效途径,但是对进行数字化改造方向比较模糊,普遍面临着不愿、不会、不想转的问题。

一是中小企业主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深,数字化转型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企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安于企业原有的发展模式,加之数字化转型资金相对匮乏,阻碍了数字化在中小企业中推进的进程。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目前多数开展数字化应用的企业,主要应用于办公、行政、财务等层面,在企业数字化装备、生产过程信息系统、客户分析等核心重要环节中应用较少,更很少触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三是数字化高端人才短缺。中小企业招才难,同时缺少成熟的典型案例参考,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化信心不足。四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安全性心存担忧。企业在生产、营销等方面使用联网服务时,核心业务数据、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数据有外泄的可能性,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在数据保护方面并不健全,这加大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难程度。

3 缓解中小企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3.1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府支持要托底到位。要开展清理拖欠账款专项工作。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应该担负起责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尽快清理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全范围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化解存量拖欠,严防新增拖欠。要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抓住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黄金期”,加快解决中小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制度,盘活中小企业土地房屋资产,对接银行迅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加大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为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延长采购年限等措施,托底中小企业;
要保障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力度空前,但“政策千万条,落地第一条”,利用好数据推送,协助中小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一企一策扶持重点小微型企业,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疏通堵点难点。

二是广泛建设服务平台。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服务企业方式变革升级。利用地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出针对优质中小企业的高端、个性化服务,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打通“数据孤岛”转变为“数据宝岛”,健全中小企业基础数据库,实现各级信息交互,实现企业、部门、机构信息对称。要推进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建立共享平台,将科研设备、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资源同中小企业共享,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要推进市场化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成立中小企业产业协会,集群化发展,搭建平台整合各类中小企业目前闲置资源,对闲置的厂房、设备、人员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实现利益共享、产能共享、抱团发展。

三是产业链对接要精准有力。各省相继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的行动方案促进企业融通发展、链式发展。在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下,各级要紧抓契机,组织各产业集群多轮次对接活动、扩范围组织不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帮助产业优质中小企业在对接会上实现有效对接和深层次合作;
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行动,在强链、补链、融链、固链上找准位置,通过“专精特新”企业的先行卡位,推动自身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反哺带动其他中小企业成长后上链,上链后成长;
鼓励符合条件的“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小企业积极构建新协同、新共享、新互通的新型产业形式。

3.2 创新融资服务支持

一是面向中小企业贷款援助。政府要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政策,建立政府性担保机构,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落实优质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不良贷款“兜底”,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打好“强心针”;
重点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财政资金股权投资;
银行要加快形成银企双赢、银企共生的理念,重视培育客户,勇于承担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责任,创新针对优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服务,对市场良好、暂遇困难的优质中小企业给予定向支持,尽快落实企业运转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并适时给予展期、续贷,禁止盲目抽贷断贷,逐步变向中小企业“输血”为“造血”。

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目前“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激活产业链活力,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的创新金融服务。2020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随后又多次发布了针对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文件,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关注。在各级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大环境中,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银行应该打破传统的银行信贷思维,主动融入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整条供应链的审查,以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为核心,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依托“链主”企业将信用向“链”上下游延伸,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
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管理,主动融入供应链金融,依托产业链供应链核心凝聚力,有力带动自身企业迅速恢复,盘活应收账款,为解决自身融资瓶颈提供方案。

三是制定一企一策金融服务。逐步转变金融支持“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加大金融资源向工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力度。政府要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各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常态化对接,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及时发布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信息,引导金融机构逐项研究对接。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和现实需求,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开发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专属信贷产品,拓宽企业抵押物范围,深挖企业潜力和需求,实现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金融支持全覆盖。

四是降低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尽快形成优质中小企业培育金融支持企业名单,实行名单动态化管理,对名单企业加大金融倾斜力度。

3.3 促进企业苦练内功

一是坚定走科技创新之路。创新产生繁荣,只有创新才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获取长期利润的有力支撑。在新形势下,一些创新能力强,研发能力高,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队伍脱颖而出,注重自主品牌、新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成长。政府要引导中小企业提高研发创新的意识,根据产业特点激发企业活力,搭建中小企业科技类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才共享、资源共享;
中小企业要将技术研发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内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加强协同创新,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减少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优化企业内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以技术入股等形式,激发人才创新潜力,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变实验室理论为经济效益,迅速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我国“十四五”规划将数字经济相关内容单独成篇,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近年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略有加快,在技改升级过程中逐步引入了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数字发展理念实施的产业升级,极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中小企业需求,政府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问题,将数字化改造纳入财政税收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主动进行数字化提升;
解决中小企业“不会转”问题,财政聘请专家为中小企业规划实际可操作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并总结复制一批成熟模式和路径;
解决中小企业“不想转”问题,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安全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防范数据安全隐患。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中小企业更应尽快认识到数字化应用是提高企业活力和转型升级的大势所在,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率、对冲人力资本上升、获取融资、实现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升级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各方面经济形势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压力的同时也处于转型发展的机遇期,新形势下能否倒逼中小企业加快研发推进转型,坚持走占有先发优势的高科技、信息化之路,这需要中小企业积极寻求自我突破,政府、金融等机构和全社会的保驾护航。希望本文提到的缓解中小企业困境的对策建议,能为政府提供思路,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金国峰,马梦园.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路[J].情报探索,2022(7):7.

【2】王法德.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1(8):3.

【3】尹丹莉.我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猜你喜欢支持中小企业新形势金融支持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9期)2016-10-11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9期)2016-10-11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8期)2016-09-28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8期)2016-09-28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模式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环球时报(2012-02-24)2012-02-24

推荐访问:新形势下 中小企业发展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