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冯雪莲

摘 要: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新《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不仅能够开阔眼界,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基础的。笔者以多年从教小学低年级语文的经验,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0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阅读中,兴趣是小学生学好阅读的原动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意志力较弱,自觉性较低,有些同学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其阅读能力和水平远远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探讨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一直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是小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而语文文本阅读能力作为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充分体现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现阶段,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教读方式贫瘠,学生阅读方法低效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使学生对课外阅讀活动失去了兴趣。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期,教师们在课堂上只是简单解释一些题目中的要点,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抗拒,让他们很难去了解自己的想法。然而,在教育上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引导,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更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如果不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真理和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是不利的。目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足,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教学,都采用“题海战术”,好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安心,才能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很落伍的教学方式,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展,使学生无法完全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课外阅读“貌合神离”

目前,一些小学教师认识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目前的情况,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很难确保各个阶段的小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外阅读。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习惯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结果造成了学生阅读内容的混乱。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天性活泼,缺少自我意识,在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的鼓励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阅读活动很难得到有效实施。

(三)缺乏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书籍

为了保障学生能正常读书,必须要有足够的读书材料。通过对附近的一些小学进行调研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由于课外读书资料太少,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比如,许多父母会给自己的子女买《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尽管这两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知识。比如现在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米小圈》,由于语言诙谐、故事有趣,可以很好地迎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这种类型的图书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课外书籍质量相对较低,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由于种种因素,部分小学生在课外读书时缺乏自主选择权。其次,低年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温馨的阅读环境,以帮助学生维持课外阅读的兴趣。为此,笔者采取多种措施。

1.创立图书角,全班轮流管理

为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即在课堂上设立专门供学生借书的角落。教师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共同为图书角的书籍增砖添瓦,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看的书分享给别人,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加自己的经验。同时,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爱惜书籍的好习惯。

2.开设分享活动,提升整体水平

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多阅读课外读物,给他们留出一定的时间和活动空间,开设文艺沙龙,由教师担任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业压力,又可以使他们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3.打造书香教室,营造读书氛围

教师在教室内的板报上创建“每周读书之星”“我的推荐书籍”等专栏,在墙上张贴与读书有关的格言。平时在班级给孩子讲一些名人的故事、神话故事等,引导学生爱读书,勤读书。

(二)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文字往往不感兴趣,因此,笔者注重以活动培养兴趣,通过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1.利用课堂,让阅读自然延伸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平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课余时间里,就会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成果。小学生对故事、猜谜、儿歌等学习素材的兴趣更强。夸美纽斯曾经说:“一切必须了解的事情,都要透过事情的自身来教导。”也就是说,教师要把事物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去看,去触摸,去听。教师要把带有插图的绘本或经典童话带入教室,向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这种类型的图书立刻就会成为他们最好的学习素材。

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时候,同学们对文章中的“乌鸦”进行了点评,这时教师就把《小学生最爱读的一百个经典故事》的内容介绍给同学们:“这本书中有和我们的课本中的一样有趣的东西,你要不要看看?”课后,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开始阅读。

2.丰富形式,让阅读走向深入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多种形式的扩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读书。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定期的阅读交流会,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份课外阅读材料,把自己所阅读的课外书籍、阅读记录、感想等放入自己的档案中。同时,还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诗朗诵比赛、制作好书推荐卡等多种形式来巩固阅读的效果。

3.表演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用恰当的身体动作来使学生明白文章内容。僵化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没有合适的教学演示,学生就会思维封闭,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他们所要传达的东西。教师要经常以言语和身体的形式表现所学到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比如:把课堂上的一个角落整理成一个讲故事的地方,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情景和情节来进行朗诵,这样学生就能对整段文章进行全面解读,并对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

例如讲解《亡羊补牢》时,笔者扮演丢羊的人,让一些同学演绵羊,一个同学演一匹大灰狼,一个同学演一个邻居,再由演大灰狼的同学去偷一头小绵羊,渐渐地,羊群里的羊都丢光了,笔者开始修理羊圈。同学们看见后都笑了起来,理解了亡羊补牢是指没有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不好的事情发生后才开始补救。

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童话,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表演,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学习《白雪公主》时,教师就会让同学们在一旁大声朗诵,让他们自己去演白雪公主、小矮人,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
也可以让同学们分组阅读,既给同学一个沟通的机会,也可以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加强彼此之间的友情,增强阅读水平。

4.重视家庭参与,培养阅读习惯

家庭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阅读习惯差异很大。家长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的習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教师要向家长大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看书;
在家里建立图书角,准备各类书籍,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既让孩子感受浓厚的亲情,又可以让孩子在儿童时期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和作品建立起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热情。人的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阅读中,教师可以播放与课文的相关音频,让他们能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所听到的东西,体会其中的奇妙之处。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一课时,在第2节和第3节,每一节都有两个问句,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疑问句上扬的语调。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能让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还能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传达书籍的信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孩子对清晰、富有颜色和音质的图像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并且能够牢牢记住这些图像。比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图片,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把图片和图片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了解,让他们积极地去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学习《祖先的摇篮》中“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时,为了让同学们体验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原始树林,教师们还可以展示一些关于原始树林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产生一种直观的感觉。

(四)大声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教师的范读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把他们的思想带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获得愉快的读书体验,也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语文知识。教师们的高声诵读可以从某种意义上缓解“书源”问题,目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没有选择合适的书籍来进行阅读,所以教师可以从自己的阅读书目中挑选出一些,介绍给学生,保障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朗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这些书籍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且,教师的声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活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把词汇转换为语言,传递给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朗读中,教师可以把朗读分为小组朗读、自由朗读、指定朗读等,以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进行语文学习,并从中获得快乐。

(五)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需要正确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文章和需求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教学积累,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总结了几种阅读方法:

1.先略读再精读

这种方法需要同学们在看完一段文字后通过对其进行基本理解,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认真读一遍。快速阅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在阅读中,要使读者能够完全融入作家的思想中去。

例如,在阅读《朱德的扁担》的时候,同学们粗粗地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段话的大意是:对抗国民党期间,朱德不仅每天挑灯夜读,苦思作战策略,还以身作则,下山挑粮。大家心疼他,藏起了他的扁担,他又重新做了一副,并刻上自己的名字。看了文章后,所有人都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朱德又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有了问题,同学们再带着问题仔细阅读一次,就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了。

2.图文结合法

借助读物中的画面阅读,是适合低年级学生开展阅读的一种方法。比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内容,再引导学生说一说想法,最后找出对应的内容读一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读书笔记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式,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摘录出来,也可以记录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在空闲的时候进行复习。

总之,在新《课标》下,加强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觉自愿的阅读。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可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为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可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阅读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晓敏《试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6期。

[2] 乔金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32期。

[3] 罗怡《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我爱读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读书好时节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3期)2020-04-21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我们一起读书吧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读书为了什么小猕猴学习画刊(2015年1期)2015-01-22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浅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