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人才共育背景下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构建

邹瑶

【摘  要】 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结果运用。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目标层、教学结果层和学生发展目标层构成;
评价方法包括多源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过程质量评价采用了PDCA循环模式;
结果应用包括学生发展目标达成度评估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该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客观评价依据,有助于推动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共育;
过程质量循环

一、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的构成

建立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过程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背景下,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所有要素,在此基础上量化各项要素,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目标层、教学结果层和学生发展目标层[1]。

(一)基础目标层

基础目标层是整个过程质量循环评价的基础,评价基础目标主要围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展开,具体包括:1. 学生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
2. 学生职业发展要求(职业认知、岗位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等);
3. 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要求(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方式转变等);
4. 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就业目标达成度等)。学校通过量化上述内容,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结果层

教学结果层是整个过程质量循环评价的主体部分,是考核基础目标实施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1. 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计划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先进等);
2. 顶岗实习情况(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等);
3. 教师及其他教职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包括师德师风、专业技术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
4. 学生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情况(包括课程体系、内容建设、课程标准制订等);
5. 学生参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情况(包括“双师素质”教师占比、“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情况等)。

(三)学生发展目标层

学生发展目标层是过程质量循环评价的最终目标,考核基础目标实施后,学校需要及时地反馈和评价考核,并加以改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1.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 职业素养评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
3. 综合素养评价(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
4. 社会责任评价(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等)。该层的指标构成应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指标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不仅能够量化评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还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基础目标、教学结果和发展目标方面的发展水平[2]。

二、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的多源数据采集方法

多源数据采集是指使用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和手段,通过获取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源数据,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多源数据采集方法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两种类型。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的评价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学生的相关数据,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实时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在线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两种。在线问卷调查是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如在线问卷调查、问卷星等。教师可以使用在线问卷调查功能对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相关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课堂观察主要是指通过线下观察的方式,获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是一种有效、便捷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评价,使评价更加真实、客观。该方法能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是指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既采取定量的方式收集信息,又采取定性的方式获取信息。一方面,针对量化指标的评价,需要对定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以获取有效的数据;
另一方面,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主要依靠质性数据分析,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判断。例如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相关数据,但由于受到访谈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难以获得较多与评价指标有关的定量信息。因此只能根據自己的经验、主观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3]。

(三)线上线下数据的整合

线上线下数据整合,是指将线下数据采集与线上数据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进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效有力的支撑。线上数据采集和线下数据收集均需要时间成本,因此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在评价过程中所需时间较短的情况。针对线上线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线上平台,并设置好学生评价的具体项目,采集学生的相关信息,记录学生的评价结果。在学生完成了线上平台的评价项目后,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采集线下数据时,教师需要将相关评价指标融入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同时需要注意,在线下采集评价结果时,不能完全照搬线上平台的相关内容,应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适当地调整教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将多种信息采集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线上数据采集与线下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通过自动化采集技术将其他信息采集手段获取的数据直接导入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和保存相关的教学资源、评价数据等。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整理和分析线上平台的相关学习资源、评价数据等,通过网络平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整理与分析学生相关的信息及学习成效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于PDCA循环的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概述

过程质量评价PDCA循环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计划外的问题)这4个阶段进行循环的评价工作,其中,P(Plan)是指计划,包括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等;
D(Do)是执行,包括收集数据和分析评价结果;
C(Check)是检查,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A(Action)是处理,包括改进措施的提出以及处理结果的反馈。整个过程循环就是围绕评价指标体系展开,通过对指标的分析、评价和反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工作必须以指标为依据,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因此在进行过程质量评价时,要注重对评价对象的全面了解和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分析。

(一)过程质量评价对象的全面了解

在过程质量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了解评价对象,以掌握其具体情况,进而为后期的动态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教师首先要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学生的专业、学历、毕业时间、所学课程和成绩等;
其次要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在校表现、专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
最后要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社会经历及心理素质等。通过这些基本信息,教师可以全面了解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新型的信息采集方法,它以问卷的形式将评价内容及相关信息直接发送给被调查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调查方法带来的弊端。

(二)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动态分析

过程质量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全面了解评价对象和动态地分析评价指标,发现在过程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评价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加全面、科学和合理。因此在过程质量评价PDCA循环中,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即评价指标要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第二,评价过程要持续。即评价工作必须在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循环进行,保证整个过程的持续有效;
第三,评价结果要应用。即及时反馈、评价和处理过程质量评价结果,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果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视角,校企双方在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互为合作伙伴的关系。通过构建过程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校企双方良性的互动机制,能够使学生在人才共育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又充分享受到了企业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

四、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的运用

在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的评价体系中,教学结果层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其中基础目标层和教学结果层的评价数据,应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并作为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
基础目标层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
教学结果层的评价指标,应包括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和顶岗实习情况;
学生发展目标层的评价指标,应包括核心素养提升情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高校应将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结果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依据,以不断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第一,学校应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标准和知识目标,以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第二,学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第三,学校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四,学校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教学竞赛、教学研究、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实践教学能力。

当前,高校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压力,管理制度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不适应、教学与学生工作要求不适应等问题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优化资源配置。高校需要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权限;
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模式的改革。第二,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学校需要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制订出学校与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标准;
制订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监督与定期考核;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以上方法解决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的构建,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往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依赖学校的自我诊断和外部评价,缺乏系统、科学的标准和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学生成长过程质量循环评价体系,采用多源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系统地反映学生在专业学习、学业成绩和职业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进步情况,有助于学校及时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循环评价体系还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能够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迪.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广西教育,2022(06):115-117.

[2] 劉晶,姚鲲鹏. 基于校本教学标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3):55-60.

[3] 秦炳旺. 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1):19-23.

猜你喜欢校企合作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成长过程 评价体系 构建